因为有胡德兵这样的不差钱的大款预订,所以今天即便是试营业这样的大日子,林建军还是早早抽了空来了趟自由菜市场。
毕竟如今不管是林国强还是老张,亦或是小胖,都能够独当一面,倒也不需要自己多过担心。
这个菜场一般早上也就到八九点钟便下市了,下午五点左右只开一会儿。
等林建军到这边的时候,已经没几家商户在了。
“陆老板,你这明早还有??鱼吗?”
见到穿着黑色皮围腰的中年人,林建军有些欣喜。
平时下午是碰不上陆一平的。
他是整个市场鱼档最大的一家。
之前林建军还在天井的时候也经常在这边买鱼。
“林老板,听说你开大店了,恭喜啊。这??鱼这几天刚上市,根本不够卖啊,几家国营饭店和招待所已经预订到大后天的了,鳜鱼行吗?这鳜鱼也漂亮的哇。”
“鳜鱼不用,我只要??鱼。”
“那不好意思了哇,我这边肯定是没有的,今早我从渔民那边收的时候都订好了,这东西现在逮的人多,量又少。”
“好,谢谢陆老板啊,生意兴隆。”
林建军之后没有再逛别的摊子,他知道情况应该都差不多。
现在没有别的办法,除非去国营饭店那边花大价钱匀一两条过来。
今天早上也赶巧了,否则自己那稍小一些的??鱼也买不到。
眼下这情况,要么除非自己去逮。
对啊!
我可以自己去逮!
林建军眼睛一亮。
以前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时候自己可是逮鱼小能手啊。
后来年纪大了之后也经常出去野钓或者拉网,虽说自己也没说得上有多爱吃鱼,但是逮鱼的乐趣是他上一世灰暗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
林建军了解过,市面上这批刚上市的??鱼都是渔民在扬子江的支流里面捞上来的。
东海一共有两条较大的水系穿过,一条是扬子江,一条是吴江。
象这种开阔性水面,手竿和抛竿肯定不行。只有路亚和海竿串钩最为合适。
路亚的话八十年代玩的人不多,肯定也没地儿去买,那就只剩海竿串钩这种钓法了。
林建军跑去最近的供销社,买了一副海竿和不少串钩,花了三块多。
然后到渔民那边买了些老虎鱼和小虾。
所谓的老虎鱼就是那种特别小的鱼,卖不了钱,只能丢给猫吃。
叫它猫鱼其实最为合适,但人家渔民不爱听啊,非得叫老虎鱼,寓意后面撒网打出的鱼大。
回到弄堂,已经快六点多了,瞅了一眼饭馆里已经没几个人了。
没见着小胖人影,估计是去送汽轮机厂的外卖单去了。
“爸,妈,我出去一趟,别等我吃晚饭了。”
林建军从屋里拿上手电筒,推上靠在窗户边的那辆二八大杠就往吴江边上赶。
“建军今天怎么回事?匆匆忙忙的在弄什么?”
“不知道啊。”
赵桂英头刚探出来,林建军只剩一个背景了。
“小伙子,怎么?你这是准备来钓鱼?”
刚到江边,林建军就见岸边一条小船上有一中年男人朝着自己打量,船上堆满了绿色的渔网。
“恩,听说??鱼上市了,钓几条尝尝鲜。”
“哈哈。你这小家伙有意思的很,这江里??鱼确实不少,但可不是那么好钓的哟,我们一网下去也难得碰上一两条。”
“多谢大哥提醒了,我试试看,家里人就爱这口。”
林建军从车把上拿下海竿和家伙事,忙碌起来。
“你这小家伙,天都快黑了,钓不到就早点收收回家,晚上这江边可不安全,赶明儿我要是运气好碰上一两条,你来我这,我让给你尝尝鲜。”
“那就谢谢大哥了。”
这年头江边的渔民确实挺朴实的,上次林建军记得,因为红旗饭店想把肉拢断,搞得自己没肉买,还是老杨从渔民这边带了几斤野猪肉解决了燃眉之急。
虽说渔民大哥这样讲了,但是林建军还是专心致志的准备着饵料。
象这样的大水面,他钓??鱼可是老经验了。
……
晚上八点多,天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那个年头郊区很少有路灯,更别说江边了。唯一能看到点点星火的便是江上一叶叶过往船只,就跟萤火虫一样。
因为附近的路况林建军都刻在脑子里了,所以即便天昏暗下来,他也一点儿不慌。
借着月色,还是能隐约看见一些的。
“哎哟,小伙子,你胆子是真不小啊,还没走?”
之前去江上撒网的渔民大哥回来,看到黑暗中动来动去的人影,吓了一跳,上前一看,发现是林建军。
“小伙子,你运气不错,碰上了我,赶紧回去吧,我刚才还以为是野猪来江边喝水呢。”
渔民大哥缓缓放下手中攥得铁紧的鱼叉,从身后的船舱里掏出一条??鱼拿草绳系着,递给林建军,个头还不小,
林建军咽了一口唾沫,合著大哥之前说晚上危险的不是别的,是大哥的鱼叉啊。
若是今晚没月亮,大哥一叉子过来,真把自己当野猪整可就完蛋了。
“谢谢大哥了,不用了,您留着自家孩子吃吧。”
“我说你小子可真怪啊,大晚上冒着风险来这钓鱼,我给你你还不要了?”
这一条鱼现在可是值好几块钱啊,小家伙脑子坏啦?
林建军神秘一笑,蹲下身一拉,满满一笼鱼。
“怎么?你不会告诉我这是你刚刚钓的吧?”
渔民大哥从船上跳下,将船系在了岸边,拎起林建军的笼子一看。
“我的妈呀!”
里面竟然大大小小有十几条??鱼还有桂鱼和鳊鱼,另外就是一些海虾了,这玩意儿不值钱,自己就算打到了也丢了,没人吃。
这怎么可能呢?
“小兄弟,你简直太神了。”
因为自己一家世代渔民,从没见过有人光靠竿子钓一会儿,就能钓这么多??鱼。
“也没啥,熟能生巧罢了。”
“熟能生巧?”
渔民大哥打开了绑在头上的电筒,打量着林建军。
这小子说什么胡话呢?
熟能生巧?
你这家伙看上去不过二十不到罢了。
你要是七八十岁说这话我信,糊弄鬼呢?
不过想想也是,小伙子有这钓鱼水平肯定是想藏拙,理解理解。
“你住哪?我看看咱顺不顺路,照你一程。”
看着林建军在收拾渔具,渔民大哥招呼林建军,“这边到了晚上就有野猪出没,可得当心着点,我有电筒,畜牲不敢靠近。”
林建军知道对方的好意,虽然自己身上也有手电,到能有人搭个伴也不错。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我叫薛凤鸣,就住前面罗湾村。”
薛凤鸣踩着三轮车在前面,车斗里是他刚才网到的一些鱼获,林建军则骑着二八大杠后面跟着。
“薛大哥,你叫我建军就行。正好,过了罗湾再往前就到大马路上了,那边有路灯,今晚多谢薛大哥了。”
林建军也没想到这么巧。
“对了,建军兄弟,我看你逮了七八只海虾没扔掉,怎么,这东西你也要?”
“扔掉?”
林建军猛的想起来,这个时候还没开始就行吃海虾,主要是人觉得这玩意儿不干净。
发财的机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