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重生1983,从开饭店做起 > 第29章 街坊帮腔

第29章 街坊帮腔

“呦,张主任还没回去呢?”

刚从集市回来的王阿婆正巧在门口碰到巡查回来的张主任。

她拎着菜篮子刚从菜场回来,篮子里躺着棵带泥的青菜、一小块五花肉,还有块东海牌香皂。

是给孙子买的,孩子总说洗手没香味。

她刚走到林家天井门口,就看见个熟悉的背影,卡其布中山装,骼膊夹着黑皮本,手里还拎着个红底牡丹的搪瓷缸,不是张主任是谁?

王阿婆心里“咯噔”一下,想起刚才林家人紧张的样子,赶紧加快脚步追上去,菜篮子晃得“哗啦”响:“张主任,您等等!”

张主任正准备拐出弄堂,听见喊声停了脚,回头看见王阿婆,皱了下眉,以为又要被问东问西:“阿婆,有事?”

“您可别冤枉建军啊!”王阿婆凑到他跟前,声音有点急,却透着真切,“刚才我在屋里听见动静,知道您来问搭伙的事。您是不知道,他家那搭伙饭,可是救了咱街坊的急!我家志铭在汽轮机厂上夜班,以前天天啃冷馒头,自从建军开始送夜宵,他回来总说‘妈,今天的腌笃鲜真鲜’,您说这能是投机倒把吗?”

她指着林家天井里码得整齐的铝饭盒,又说:“咱给的粮票、现金,都是自愿的,建军还总多给菜,上次我就多舀了半勺肉,他说‘阿婆您牙口不好,多吃点肉软和’。这么实在的孩子,哪能做那黑心买卖?”

张主任手里的搪瓷缸还冒着热气,牡丹花纹被熏得发亮,他没说话,只是再次往林家方向瞟了眼。

天井里,林建军正帮着林国强搬煤饼,赵桂英在擦八仙桌,看着就是普通人家过日子的样子。

“张主任,您可不能听外人瞎传!”李大爷拄着竹凳,慢悠悠从屋里挪出来,他老婆子前阵子感冒,林建军天天送阳春面,还没收钱,这事他一直记着,“我老婆子不舒服,下床都费劲,建军知道了,天天早上送碗阳春面,油花飘得满碗都是,还放个荷包蛋,分文不收。您说这是投机倒把?这是好心肠啊!”

李大爷的声音不小,弄堂里的街坊听见动静,都从家里探出头。

张婶正择菜,手里还攥着把菠菜,也凑过来说:“是啊张主任,我家孩子放学晚,总去建军家蹭口热饭,他从没说过啥,还总多盛勺汤。以前咱想吃口热乎的,得跑老远,现在在家门口就有,多方便!”

“就是就是!”胡大哥推着自行车从厂里回来,车后座还绑着个铝饭盒。

是中午没吃完的腌笃鲜,准备带回家给孩子吃,“我在汽轮机厂上夜班,以前得走两站地找吃的,现在建军天天送,菜多饭足,比食堂强十倍!他要是涨价,我们早不订了,哪能天天来?”

街坊们你一言我一语,围在张主任身边,七嘴八舌地说林家的好。

有的说建军帮着代收信件,有的说赵桂英给街坊缝补衣裳,还有的说林国强帮着修过煤炉。

桩桩件件,都是实在事。

张主任看着眼前热闹的街坊,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搪瓷缸,缸里的腌笃鲜还冒着热气,香味飘进鼻子里,心里最后一点公事公办的硬气,慢慢软了下来。

老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一点不错。

他笑着把搪瓷缸往帆布包里塞,拉上拉链,语气里没了之前的严肃,多了点接地气的温和:“行,我知道了。你们街坊没意见,不觉得扰民,那这事就先这么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林家天井里的新缝纴机,又补充道:“以后要是想正经开店,记得先跟里委说一声。最近政策快松了,个体户也能办执照,到时候按规矩来,没人会为难你们。”

这话一出,林建军赶紧从天井里跑出来,对着张主任拱手:“谢谢张主任!您放心,以后我们肯定按规矩来,绝不给您添麻烦!”

张主任摆了摆手,没再多说,转身往弄堂口走。

街坊们还在后面喊:“张主任慢走!”

“以后常来喝碗汤!”

他回头挥了挥手,脚步比来时轻快多了。

林建军正跟街坊们道谢,眼角馀光瞥见斜对面张翠兰的门。

刚才张主任来的时候,张翠兰还扒着门缝看,嘴里嘀嘀咕咕的,现在见张主任没找茬,还松了口,赶紧悄悄缩回屋里,门“吱呀”一声关得轻,生怕被人看见。

林建军忍不住笑了,对着围过来的街坊们拱手,声音洪亮:“谢谢各位叔伯婶子!今天多亏了你们帮腔,不然咱这搭伙饭还不知道咋整。以后大家来搭伙,我让我爸多放肉,汤多舀勺,绝不让大家吃亏!”

“哎!这孩子实在!”

王阿婆笑得眼睛眯成缝,把菜篮子里的青菜往林建军手里塞,“刚买的青菜,新鲜,晚上炖腌笃鲜正好!”

“我这还有块五花肉,也给你!”李大爷也跟着递东西,“你爸炖肉香,晚上咱也来蹭口!”

街坊们七手八脚地往林建军手里塞东西,有送青菜的,有送鸡蛋的,还有送粮票的。

赵桂英站在天井门口,看着这热闹的场面,眼框有点发热,拉着林国强的骼膊小声说:“你看,还是好人多。”

林国强笑着点头,手里还攥着煤铲,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以前在红旗饭店,哪有这待遇?现在才知道,做买卖得实在,待人得真心,才能有人帮衬。”

煤炉上的铝锅又开始“咕嘟”响,这次炖的是街坊送的青菜和五花肉,香味混着街坊们的笑声,飘得满弄堂都是。

林建军手里捧着街坊送的东西,心里暖呼呼的。

他知道,这次算是在大家帮助下侥幸过关。

张主任说政策快松了,能办执照,这消息像颗定心丸,让他更有底气了。

张翠兰家的门再也没开过,而林家天井里的笑声,却久久没停。

林建军看着大家伙,感觉自己挺幸运的,能碰到这样的一群街坊。

“对了,建军,你让你爸别把缝纴机拿上去,就放一楼吧。”

“怎么了?妈。”

“晚上我做个搭伙登记本的封皮,刚才给你们做围裙的粗布还剩一些,防止后面有人来查。做个封皮,也免得在这油乎乎的地方磨损了。”

“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