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重生1983,从开饭店做起 > 第25章 踩响新踏板

第25章 踩响新踏板

赵桂英坐在新缝纴机前,银灰色的机身在阳光下泛着亮,机头上的“蜜蜂”商标格外显眼。

她手里捏着那块藏青色的粗布,这是前几天托张婶从供销社扯的,专门给林建军做围裙用。

脚轻轻踩下踏板,“咔嗒咔嗒”的声响立刻在天井里传开,针脚细密地落在布上,走得又直又匀。

“慢着点踩,别扎着手。”

林国强蹲在旁边劈柴,看她时不时低头看针脚,忍不住叮嘱。

他手里的斧头“咚”地落在木头上,劈好的柴火码得整整齐齐,“这机子就是比以前的蝴蝶牌轻,你踩着也省劲。”

“可不是嘛。”赵桂英笑着抬了抬头,眼里带着亮,“建军这孩子,心细,知道我以前踩老机子累得慌。”

说着又低下头,手里的布慢慢往前送,围裙上要绣的“好再来私房菜”六个字,已经用粉笔画好了轮廓,就等着下针。

缝纴机的声响脆生生的,顺着风飘到弄堂里。

对门的王阿婆正坐在门口钩毛线鞋,手里的钩针刚绕了两圈,就被这声音吸引了,收拾好毛线筐,往林家天井走:“桂英,这是新机子的动静吧?我来瞧瞧!”

跟着来的还有张婶,她手里攥着张布票,本来是要去供销社,听见声音也拐了过来。

两人一进天井,目光就落在了缝纴机上,王阿婆快步走过去,伸手轻轻摸了摸机身,指腹蹭过冰凉的金属,笑着说:“哎哟,这机子比我家那台老蝴蝶牌还新!你看这线轴,还是牡丹花纹的,真好看!”

赵桂英停下踏板,拿起机头上的线轴给她们看:“可不是嘛,供销社的同志说这是新款式,线轴都比以前的精致。”

说着又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之前的旧线轴,“你看我以前用的,都磨得没花纹了,现在这个,缝起东西来都顺心。”

“这都是建军的心意啊。”王阿婆叹了口气,眼神落在赵桂英手里的围裙上,“给建军做的?这布颜色正,耐脏,送菜穿正好。”

“是啊,建军和子健天天送菜,围裙脏得快,给他俩儿做件新的,也象个样子。”赵桂英说着,脸上藏不住笑,“之前机子没找着,我还难受了好几天,没想到他偷偷买了新的,还是这么好的牌子。”

张婶站在旁边,看着机子,又看了看赵桂英的笑脸,想起前阵子跟着张翠兰说过林家的闲话,有点不好意思,搓了搓手,笑着说:“建军这孩子是真孝顺,开这搭伙饭,不仅让咱街坊吃上热乎的,还这么疼爹妈。你看有的年轻人,读了点书就嫌家里穷,出门就不回头,哪有建军这么实在?”

这话正好被从外面回来的林建军听见。

他刚去给百货公司送完早班饭,手里还攥着个油纸包,里面是刚从国营包子铺买的肉包,本来想给爸妈当早餐。

听见张婶的话,他笑着走进来:“张婶过奖了,我就是想让我妈省点劲,我爸少操点心。”

说着把油纸包递过去,“刚买的肉包,还热乎,您和王阿婆尝尝。”

王阿婆也不客气,接过一个咬了口,肉汁顺着嘴角流,赶紧用手接着:“哎哟,这包子馅真足!比我家做的还香!”

张婶也尝了一个,点头说:“确实好吃,以后咱街坊搭伙,就能常吃你家的手艺了。”

“那感情好!”林建军笑着说,“我家现在不仅能搭伙,还能送上门,您要是不方便来,提前说一声,我让小胖送过去。”

赵桂英看着他们说话,手里又踩起了缝纴机,“咔嗒咔嗒”的声音和笑声混在一起,天井里热闹起来。

她手里的围裙快缝好了,藏青色的布上,“好再来私房菜”六个字绣得工工整整,针脚细密,透着股踏实劲。

“对了桂英,”王阿婆突然想起什么,从兜里掏出张布票,“我这还有张两丈的布票,你要是再做衣裳,拿去用,我现在也用不上了。”

赵桂英赶紧摆手:“不行不行,您留着自己用,我这还有呢。”

“跟我客气啥!”王阿婆把布票塞到她手里,“你家建军帮我家志铭送了这么多次饭,我还没谢你呢,这点布票不算啥。”

张婶也跟着说:“我下次去供销社,帮你多扯点布,你要是做面点的笼布,我那还有旧的,洗干净了给你拿过来。”

林建军看着街坊们热络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之前因为缝纴机的事,母亲难受了好几天,现在不仅机子的事解决了,还得了街坊的认可,这比赚多少钱都让他心里舒服。

而且母亲最近咳嗽的也越来越频繁了,得赶紧存些钱,得空就带她去人民医院做个检查。

还有父亲林国强,之前喝的是闷酒,现在虽然是高兴才喝酒,但是确实一天一斤酒还是太多了,伤身。

前世父亲就是因为酗酒造成的肝硬化去世的,真得让他限酒了。

总是他们两个身体都不算好,这个时代老百姓看大病还是看不起的,得猛猛赚钱了。

没过多久,赵桂英那边已经把围裙缝好了。

她抖了抖布上的线头,走到林建军面前,踮起脚给他系上:“以后出门送菜,穿上这个,也象个正经做事的,别总跟个毛头小子似的。”

林建军低头看了看胸前的围裙,藏青色的布,白色的字,针脚整整齐齐,心里一阵热。

他伸手扶了扶母亲的肩膀,笑着说:“妈,您缝得真好,比买的还好看。”

“好看有啥用,实用才好。”赵桂英拍了拍围裙上的灰,眼里满是欣慰,“以后你要是脏了,妈再给你洗,要是破了,妈再给你做。”

“子健,你的。”赵桂英早就把小胖当自己人了,这小子能干,自打他来后,帮了大忙。

“谢谢桂英婶子。”

小胖早就迫不及待了。

王阿婆和张婶看着母子俩和急吼吼给自己脖子上套围裙的王子健,都笑了。

王阿婆说:“你们家现在真是越来越好了,建军孝顺,桂英手巧,国强也踏实,以后这搭伙饭肯定越来越火。”

“借您吉言!”林建军笑着递过两个肉包,“您俩拿着,回去给孩子尝尝。以后常来,我让我爸给您做腌笃鲜,刚从农场订的笋,包准鲜掉眉毛。”

送走王阿婆和张婶,天井里又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煤炉上小米粥的咕嘟声,还有赵桂英收拾缝纴机的动静。

林国强把劈好的柴火让小胖搬进厨房,笑着说:“以前总担心个体户让人看不起,现在街坊都这么认可,咱也能挺直腰杆了。”

“可不是嘛。”赵桂英把缝纴机上的线轴收好,小心翼翼地盖上防尘罩,“以后咱好好做搭伙饭,让街坊吃得放心,也让建军的生意越做越好。”

赵桂英轻叹一声却落到林建军的耳里。

“妈的担忧不是没道理,但是金陵东路那边的铺子不是现在的自己能够考虑的,慢慢来吧。”林建军站在天井中央,看着母亲收拾缝纴机的背影,沉思道。

他低头摸了摸胸前的围裙,布料厚实,针脚温暖,就象这个家一样有了奔头。

煤炉上的小米粥好了,赵桂英盛了三碗,粗瓷碗里冒着热气,林建军端起一碗,喝了一口,温热的粥滑进肚子里,暖得他心里发甜。

“下个月,咱把搭伙饭的招牌再收拾收拾,”林建军放下碗,看着爸妈,“再添两张桌子,街坊来吃也方便。”

“好啊!”赵桂英笑着说,“我再做两条新围裙,给小胖也送一条,他天天送菜,一洗一换,也得有个样子。”

林国强也点头:“我再研究两道新菜,这时候的野鳝鱼肥,做响油鳝糊,街坊肯定爱吃。”

赵桂英在一边收拾好缝纴机,指挥着林国强把它收到楼上箱子里去。

“对了建国。”赵桂英忽然想到什么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