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小姐,账本中藏得诗不对劲 > 第2章 这就是封家书,不怕看!

第2章 这就是封家书,不怕看!

喻万春提笔,字迹刻意显得稍显匆忙却又不失端正。

信的开头,他写的是“岳丈大人敬启”,这符合他“省亲”的身份。

内容大致如下:

“岳丈大人膝下:婿秋延敬禀。婿与云舒行至尚家村外,恰遇汉阳王府使者。王爷素闻婿些许虚名,竟降尊纡贵,特遣亲卫相邀,欲召婿前往汉阳王府一叙。王爷盛情,实难推却,且此乃难得之机遇,婿思之,或可开阔眼界,于前程或有裨益。事出突然,未能面辞岳丈,心中甚愧。只得仓促修书一封,望岳丈勿以为念。婿与云舒一切安好,王府亲卫招待甚周,不日将抵达汉阳。待王府事毕,婿即速归。家中诸事,烦请岳丈多多费心。亦请代向赵世兄致意,说明情况,以免其惦念。路途遥远,书信不便,抵达汉阳后若有机会,再报平安。婿秋延,云舒叩首。”

这封信,表面是写给岳丈的家书,语气恭敬,内容上似乎带着一丝“欣喜”和“荣幸”,符合一个平民突然得到藩王召见时可能产生的受宠若惊心理。

它解释了为何突然改变行程不回家,强调了“王爷盛情”、“难得机遇”,暗示了自愿前往。

但字里行间,却藏着只有知情人才能读懂的讯息:

一,“恰遇”、“事出突然”:暗示并非计划之中,而是意外。

二,“汉阳王府使者”、“亲卫相邀”:点明了对方身份和方式,并非普通邀请,带有武力色彩。

三,“实难推却”:委婉地表达了无法拒绝的处境。

西,特意提到“代向赵世兄致意,说明情况”:这是关键,明确指示要将信息传递给赵清波。

一封家书,为何要告知赵清波?

其次,汉阳王邀请?赵清波不知道吗?

温家人必然会告知赵清波。

赵清波看到信,自然能明白其中的不寻常。

汉阳王为何突然强召喻万春?

他会意识到需要关注此事,甚至动用他的关系网去探查或暗中提供帮助。

写好信,他小心吹干墨迹,折叠起来。

喻万春将信折叠,这里也没有信封,便也未装订,再说装订不是欲盖弥彰吗?

再说,这就是封家书,不怕看!

喻万春小心打开门,门外立即出现一人阻挡。

喻万春见状并未立刻关门,而是压低声音,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军爷,在下有一事相求,不知是否方便?”

亲卫皱眉:“何事?”

喻万春拿出那封未装订的信递了出去,声音压得更低:“军爷,在下突然被王爷召见,行程仓促,未能告知家中亲人,恐其担忧。

“方才草草写了一封家书,想请驿丞代为寻个可靠的信使,送往南城家中。”

“不知能否麻烦军爷代为转交驿丞?”

“而且在下第一次与王府的人相处,不知这会不会坏了王爷的规矩?”

他语气诚恳,带着几分和小心翼翼,完全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

那亲卫看了看信,犹豫了一下。

上面的命令是“请”人回去,并未严格限制通信,而且送家书报平安也是人之常情,似乎不算什么大事。

他想着,不过是转交一封信给驿丞,应该无妨。

不过他接过信还是掂量了一下,粗声道:“在此等着,我去问问头儿。”

他并未立刻去找驿丞,而是先走向了亲卫首领休息的房间。

喻万春的心提了起来。

这亲卫首领语气生硬,不近人情,不知会不会在这种小事上过于苛刻。

过了一会儿,亲卫回来了,手里的信不见了。

他对喻万春道:“头儿准了。信会派信鸽送出去。回去歇着吧,明早还要赶路。”

喻万春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连忙拱手道谢:“多谢军爷!多谢军爷!”

关上门,温云舒紧张地看着他。

喻万春对她微微点头,示意事情己成。

能送信,那就不是禁足或者羁押。

看其状况,可能那汉阳王真的是想见一见自己,只是这些亲卫生硬,不通人情,把自己吓到了而己。

虽然现在无法确定信一定能安全送到赵清波手中,但至少己经迈出了第一步。

自己的这次试探也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不限制自己,那现在他与温云舒便应该是安全的。

完成了这件事后,喻万春的心境愈发安定。

夜深了,喻万春与温云舒和衣而卧,二人没有丝毫睡意。

温云舒是不安,而喻万春却有对于南城外世界的向往与期待。

这种期待竟远远大于了对现在处境的不安。

他起身倒了杯水,递与温云舒,温云舒抿了一下口后剩下的水被他一饮而尽。

他在床躺下,对温云舒轻声道:“睡吧,明日还要赶路。一切有我。”

温云舒看着他平静的侧脸,心中的不安渐渐被疲惫取代,依偎着他,慢慢闭上了眼睛。

喻万春却没有立刻入睡。

他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和远处隐约的马嘶,思绪再次飘远。

汉阳王“文清”盐商、知县、陈则明、崔鸳、玄武卫、高祥

这些线索在他脑中盘旋、碰撞。

他不再急于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而是开始以一种更超然的心态去审视。

一个能写诗词的“文清”。

一位实权藩王。

是因为自己无意中介入了某些事情?

察事厅在查的案子?

崔鸳背后是贵妃?莫非这也有什么秘密?

还是汉阳王本身就有招揽天下奇人异士的计划,而“文清”恰好进入了他的视野,并且可能因为某些自己还不知道的关联,被赋予了特殊的重要性?

他甚至开始回想“文清”这个马甲所作过的诗词文章,是否有哪一篇可能触及了某些敏感话题,或者被解读出了特殊的含义。

思路一旦打开,各种可能性纷至沓来。

但他不再烦躁,只是冷静地排列、分析,像处理一道复杂的算术题。

信息不足,那就慢慢收集。

对手强大,那就仔细观察。

“见机行事,随机应变。”这八个字,此刻真正融入了他的心境,经过送信的试探让他觉得这不再是无奈的妥协,而是一种积极的应对策略。

怀中的腰牌依旧冰凉,但他心中己然沉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