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苍穹之下:无声的守望者 > 第177章 命名

第177章 命名

休产假的日子像被按了快进键,还没回过味呢,就溜没了。怀里这个小家伙倒是不客气,长得飞快。

看着镜子里自己还有点圆润的脸,我深吸口气,努力把西装套裙的拉链拉上。

还行,能穿上,就是有点紧吧。算了,第一天回去,总不能穿运动服吧?

“真不再多歇两天?”张涛抱着娃,靠在门框上看我折腾,“你这样也挺好看的,不用急着减肥。”

我白了他一眼:“少来。所里一堆事呢,项目正到节骨眼上,我哪能安心在家躺着。”

“好好好,你觉悟高。”他笑着把娃递过来,“来,让你伟大的妈妈再香一个,爸爸去开车。”

我接过女儿,小家伙眨巴着大眼睛看我,嘴里咿咿呀呀的。心一下子就软了,差点就想说“要不妈再陪你几天”。

最后还是狠狠心,亲了亲她奶香的小脸蛋:“乖,在家听爸爸和奶奶话,妈妈下班就回来。”

张涛开车送我。路上等红灯,他扭头看我:“名字真决定好了?”

车子在北峰大楼前停稳。我推门落车,深吸了口气。夏天的风带着股热浪,吹在脸上有点燥,但心里却异常踏实。

“下班我来接你!”张涛在后面喊。

我没回头,步子迈得飞快。四个多月没来,感觉楼道里的味道都没变。

推开技术支持中心办公室的门,好几道目光唰地看过来。

“孙工!”

“琳姐!你回来啦!”

“哎呀,孙工,气色真好!”

楚星河第一个蹦起来,接过我手里的包。其他几个同事也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孩子怎么样,恢复得如何。

我笑着应酬几句,眼睛却忍不住往自己办公室瞟。

桌子被擦得锃亮,连那盆绿萝都活得挺精神,一看就被人精心照顾过。

“都好,都好。谢谢大家。”我赶紧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边走边说他们。

“快,别围着我,都忙你们的。最近怎么样?”

大家哄笑一声,散开各忙各的。

楚星河凑过来,压低声音:“孙工,你真是的,一刻也闲不住。”

“放心,你休假期间我们都盯着呢,有疑难杂症都记着,就等你回来拍板。”

正说着,内线电话响了。是王总秘书打来的,说王总知道我回来了,让我去他办公室一趟。

我赶紧起身,整理了下衣服。楚星河冲我挤挤眼:“看,领导比我们还急。”

敲开王总办公室的门,他正戴着老花镜看文档呢。

“王总,您找我?”

“小孙啊,快进来坐!”他摘下眼镜,笑着上下打量我,“怎么样,家里都安顿好了?孩子谁带着呢?”

“都挺好的,我爱人他妈帮着带。”我坐在沙发上,“谢谢领导关心。”

“那就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养好。”王总点点头,语气随和。

“不过你回来得正好,咱们利剑计划最近到了关键阶段,好几个节点卡着,技术支持这边压力不小啊。”

“尤其是流程协调和数据安全这块,你不在,小楚他们到底还是年轻啊。”

我立刻坐直了:“王总,我随时可以投入工作,没问题!”

“好!就等你这句话!”王总哈哈一笑。

“还是要有老将在,我才放心啊。回去熟悉熟悉情况,下午有个关于项目进度的协调会,你一起来。”

从王总办公室出来,我心里那点因为离开孩子而产生的细微惆怅,瞬间被一股熟悉的紧迫感冲没了。

回到办公室,我立刻打开计算机,开始翻看休假期间积压的邮件和工作日志。

一条条,一件件,熟悉的感觉全回来了。

忙起来时间过得飞快,一抬头都快午休了。

手机震了一下,是张涛发来的女儿照片,小家伙正咧着没牙的嘴傻乐呢。

后面跟了一句:“咱闺女笑了,估计是知道妈妈要干大事去了。”

我盯着屏幕,嘴角忍不住往上翘。

下午的会开得冗长,各个部门还是老味道。但我听着那些技术参数、进度瓶颈,却觉得格外亲切。

甚至忍不住插了几句话,把几个卡壳的流程给捋顺了。

散会后,赵工特意慢走几步,跟我并肩:“孙琳,回来得好。你没在,这会开得效率都低了一半。”

下班铃响,我没急着走。又把明天要处理的事情过了一遍,列了个清单。这时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我才关计算机起身。

张涛的车已经等在楼下。我拉开车门坐进去。

“怎么样孙工?首日复工,累不累?”他笑着递过来一瓶水。

“还行。”我拧开喝了一口,长长舒了口气,“就是感觉心里踏实了。”

晚上,把孩子哄睡。我靠在床头,看着小家伙恬静的睡颜。张涛洗完澡进来,擦着头发。

“看啥呢?这么入神。”

“看她啊。”我轻轻碰了碰女儿的小脸,“你说,给她起个叫‘安佑’的名字怎么样?在给她起个小名?

“行啊,小名叫啥?妞妞?果果?甜甜?”张涛凑过来,一口气报了好几个。

我摇摇头,看着女儿,心里闪过今天在单位看到的那些,听到的那些讨论,还有王总、赵工他们疲惫却坚定的眼神。

“就叫安安吧。”我轻声说,象是不想吵醒她,“平安的安。”

张涛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握住我的手:“平安好,一辈子平平安安。”

我看着他,又看看女儿,补充道:“也是国家安全的安。”

张涛收起了玩笑的神色,看着我,重重点了下头:“恩。安安。”

一早,我比平时更早到了办公室。

既然回来了,就得尽快进入状态。桌上已经堆了几份待审的技术文档,都是昨天下午开会时各部门提交的。

我刚打开计算机,楚星河就探头进来:“孙工,这么早?正好,三车间那边刚发来一份急件,关于新型壳体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参数需要最终确认,说是试制生产线今天就要用。”

“拿过来我看看。”我接过文档,快速浏览起来。

虽然休了几个月产假,但多年的专业积累让这些技术参数在我眼里依然清淅。我拿起红笔,在几个关键数据旁做了标注。

“这里,屈服强度要求再提高百分之五。”我指着其中一项对楚星河说。

“告诉三车间,按这个标准重新调整工艺。还有这个耐疲劳系数,必须达到设计上限。”

“明白!”他记下要点,快步离开。

我继续处理其他文档。这时,内线电话响起,是质量部的韩昌明。

“孙工,听说你回来了?正好,有个事得你协调。”

“上周外协厂送来的一批电子元器件,抽检发现有个别批量存在轻微参数漂移,虽然还在合格范围内,但为确保万无一失,你看是全部退货还是?”

“不能退。”我立刻打断他,“利剑项目等不起。让外协厂派技术人员驻厂,对这批元器件进行全数复检,我们质量部派人全程监督。合格的立即投入使用,不合格的当场更换。”

“好,我这就去安排。”韩昌明雷厉风行地挂了电话。

处理完几件紧急事务,我才有空仔细查看休假期间的项目进展报告。

利剑计划的各个子系统都在稳步推进,但确实如王总所说,有几个关键节点的技术难题尚未完全攻克。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几个年轻技术员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向我请教问题。我看着他们充满朝气的脸庞,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孙工,您回来了真好。”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小姑娘说,“您不在的时候,我们遇到难题都没人商量。”

“现在不是有了吗?”我笑着给她夹了块排骨,“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来问我。”

下午,我召集技术支持中心的骨干开了个短会,了解各项目的最新进展,并重新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分工。

会议结束时,我看着大家说:“我回来了,就意味着我们的工作要更加高效。”

“利剑计划关系到国家利益,我们必须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下班时,张涛照例来接我。一上车,他就递给我一个保温盒:“妈让带给你的,说是补气血的汤。”

我接过保温盒,心里暖暖的。这就是我的生活,一边是国家的重托,一边是家人的关爱。

晚上哄睡安安后,我继续在书房看资料。

张涛端了杯热牛奶进来,放在桌上:“别太累了,刚回去要适应适应。”

“知道。”我拍拍他的手,“就看一会儿。今天处理了几个积压的问题,感觉状态慢慢回来了。”

他站在我身后,轻轻帮我按摩肩膀:“今天妈带安安去体检了,医生说孩子发育得特别好,体重、身高都超标。”

“真的?”我惊喜地转身,“太好了!”

“是啊,妈高兴得不得了,说都是你怀孕时营养跟得上。”张涛笑着说,“所以你别有压力,工作和家庭都能兼顾好的。”

我靠在他身上,感受着这份踏实。是啊,我有支持我的家人,有关心我的同事,有热爱的事业,还有健康可爱的女儿。

这就是我最想要的生活。

这生活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我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同时也要努力做一个好母亲、好妻子,守护好我们的小家。

这份双重的责任,让我的人生更加充实、更有意义。而“安安”这个名字,也将永远提醒我,个人幸福与国家安危是密不可分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