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南明,开局请我当皇帝 > 第70章 私人原因

第70章 私人原因

大理寺寺卿曹学佺见皇帝准允了所请,接着又说:

“皇上,于永绶、陈可立、张应梦三人,皆归镇江总兵郑鸿逵节制。”

“据臣所知,郑鸿逵于边兵、浙兵的争斗中,置身事外,毫无作为。”

“本为京口镇臣,郑鸿奎碌碌无为也就罢了,兵乱发生时,竟然一无所知,还是靠陈给事中通报才得知。”

“陈以为,对于郑鸿奎,当重罚!”

话音未落,众人的目光早就被吸在曹学佺身上。

郑鸿奎的大哥,是郑芝龙。

此时的福建,福建巡抚张肯堂,当半个家。

另外的半个家,由福建总兵郑芝龙当。

巡抚郑肯堂当的那半个家,仅限于陆地。

出了陆地进了海,就是郑芝龙的一言堂了。

郑芝龙的作风,朝堂上很多人都看不惯,骂郑芝龙的人海了去了。

但曹学佺和其他人不一样,曹学佺是福建人。

福建,是郑芝龙的地盘。

郑鸿奎之郑芝龙,不同于与黄澍之于左良玉。

左良玉是军阀,黄澍是文官。这两个人,就不是一路人,只不过黄澍愿意站在左良玉这一边,左良玉也乐得如此。

左、黄二人,仅仅是出于政治目的上的表面合作,二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利益绑定。

朝堂动黄澍,也就动了。左良玉不会真的因为一个黄澍就和朝堂翻脸。

而郑鸿逵和郑芝龙,是亲兄弟。

动一个郑鸿奎,很有可能引起郑芝龙的波动。

提议惩处郑鸿奎的曹学佺,极有可能遭到郑家的记恨。

别人骂郑家,他们的家乡不在福建,郑芝龙的手伸不了那么远。

可曹学佺是福建人,老家就在郑芝龙的势力范围,受到郑家人的报复,不是没有可能。

因此,当曹学佺提出要严惩郑鸿奎的时候,引起的赞叹,远超常人。

提议严惩郑芝龙,可能会遭到郑家的报复,这种事,曹学佺不是想不到,但他不怕。

天启二年,曹学佺任广西布政使司右参议。

靖江王府的人横行霸道,一日,纵狗撕咬街上的一个秀才。

旁边的一个屠夫看不下去了,提刀砍死伤人的恶狗。

结果不出意外,被靖江王府的告到官府。

正巧,审理此案的是曹学佺。

了解事情经过的曹学佺秉公办案,屠夫无罪,王府还要赔偿给秀才医药费。

王府的人不肯罢休,一面要求重审,一面暗中以金钱收买并威胁那个秀才,让他做污点证人。

再次审案的曹学佺见那秀才改了口,勃然大怒。

人证、物证皆在,屠夫救你,你反恩将仇报。与狗相好,认狗为友,伤天害理,天容你,我不容你!

故事的结局,皆大欢喜。屠夫无罪,闹事的王府中人、做伪证的秀才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曹学佺也愤然写下了千古名句: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别人或许会忌惮郑芝龙家族在福建的势力,但刚正的曹学佺,毫不畏惧。

他是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已是古稀之年。若不是朝廷江河日下到这般田地,他断然不会接受诏命,出任大理寺卿。

既已出仕,曹学佺自然不会扭捏。畏畏缩缩,更不是他的风格。

大学士马士英见状,出列奏报,“启禀皇上,镇江总兵郑鸿奎今早上疏,自认为无力镇守镇江,请朝廷将其调往他处。”

马士英的知道曹学佺是福建人,更知道曹学佺这么做很有可能遭受郑家的报复。

他这么做,就是有意的想要保护曹学佺。

当然,马士英没有那么好心,他也是无利不起早的人。

他这么做,不是为了曹学佺,而是为了新被起复入阁的王应熊。

王应熊是四川人,旨意从应天传到四川,王应熊再从四川赶往应天,需要一定的时间。

此时的王应熊,不在内阁,还在赴任的路途上。

而王应熊,恰恰是曹学佺的门生。

王应熊不在,马士英保护曹学佺,就是想提前卖王应熊这位大学士一个人情,以图拉拢未来潜在的政治盟友。

朱慈烺看出了马士英的那点小九九,他没有揭穿。

镇江发生了这么大的乱子,郑鸿奎想一推六二五,一走了之,就这么过去,也不可能。

前番高杰部与黄得功部发生冲突,朝廷照样惩治了李成栋和马得功。

如今事情轮到了郑鸿奎身上,要是就这么轻飘飘的过去,高杰和黄得功会怎么想?

他郑芝龙就是亲娘生的,我们就是后娘养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京口兵乱,郑鸿奎身为镇江总兵,罪无可恕,仅是一个失职,他就跑不了。”

“他想调往他处,不准。贬郑鸿奎为参将,仍于镇江效命。”

“原镇江监纪副总兵傅启耀,晋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充镇江总兵官。”

“傅启耀是浙江人,那些驻于镇江,协守江防的浙兵,全部编入镇江军中,由傅启耀统一整训。”

浙兵编入镇江军中,一来可以增强应天周边的防御力量。

二来,增加傅启耀这位新任镇江总兵的分量,更好的制衡被贬为参将的郑鸿奎。

待时机成熟,就将郑鸿奎的船队正式的划归朝廷。

“傅启耀原为镇江监纪副总兵,他升任总兵了,镇江的监纪官,卿等可有合适人选?”

户部尚书钱谦益四下看看,见众人都在思索中,悄无声息的向后看去,以目示意自己的弟子瞿式耜。

师徒如父子,接收到老师信号的太常寺少卿瞿式耜当即出列奏报。

“启禀皇上,兵科右给事中陈子龙,先于绍兴推官任上,平定许都叛乱。今又于镇江当机立断,请兵平定于永绶等人兵乱。事后,并调查兵乱缘由,成果颇丰。”

“镇江的情况,想必陈给事中已经熟悉。臣以为,可令陈给事中,监纪镇江。”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陈子龙属于复社一脉,钱谦益、瞿式耜属于东林一脉。

表面上看过去,东林、复社,是一家人,实则不然。

钱谦益示意自己的弟子瞿式耜举荐陈子龙监纪镇江,是有为国举才的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私人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