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这汉朝的皇帝们,看到隋炀帝在喷汉武帝,那是立马就集体出动,喷起了隋炀帝来。
隋文帝时空,杨坚看得血压飙升,只想晕倒在地了。
“混账,都是混账啊!”
而唐高宗李治,明武宗朱厚照等人则是乐得喜滋滋的吃瓜。
直到下一个标题出现,这对骂才停了下来。
【华夏四大贤后之--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
“哈哈哈,果然有朕的观音婢!”唐太宗李世民立马哈哈大笑起来。
明太祖时空,朱元璋皱眉道:“什么,居然没有咱的妹子?这榜单不行,不行!”
朱标见状,赶忙道:“父皇,别担心,按照天幕这个意思,唐太宗文德皇后并非是最后一位。”
朱元璋这才收起了恼怒道:“哈哈,是啊,这才可以嘛。”
【长孙氏,真名不详,小名观音婢,鲜卑族人。
长孙一族本是北魏皇族宗室,北魏孝文帝改革之时赐姓长孙。
长孙氏的父亲--长孙晟是隋朝大臣,长期镇守边境,虽无大战,却提出“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战略方针,为分化瓦解突厥势力做出过重大贡献。
长孙氏的母亲则是北齐宗室-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
长孙氏出生于隋朝仁寿元年(601年),因为是幼女,自幼深受父亲喜爱。
其大伯长孙炽十分欣赏唐国公李渊的妻子窦氏,认为她很优秀,教出来的儿子定然也是十分优秀的。
所以就劝说长孙晟和李渊的二子李世民定下了娃娃亲。
此时,长孙氏大约八九岁左右,李世民也就十岁,十一岁的样子。
但是不久,长孙晟因病去世(609年)。
长孙氏有个异母三哥长孙安业,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为了独霸家业,就将长孙氏、长孙无忌和他们的母亲高氏都给赶出了家门。
幸好,长孙氏的舅舅高士廉是个厚道人,将他们一家接到了自己家里,并对他们非常好。
“啥玩意,这长孙家家大业大的,这什么长孙安业也太混账了!”隋文帝冷哼了一声。
这一哼,可把同时空的长孙家的人都给吓到了。
“这长孙安业就不是个东西,哼!”唐太宗李世民冷哼了一声。
“这兄长也太不像样了,不就是三个人三口饭的问题吗?这长孙家又不是吃不起,这以后必须一巴掌甩他们脸上,问问他们后悔了没?”
汉高祖刘邦说道。
本来脸色不好看的李世民看到这一幕,直接差点给笑了。
“汉高祖,这你就不用担心了,这个长孙安业被李兄给流放了。”明成祖朱棣道。
“啊?这就流放了吗?这好歹也是大舅哥啊?这李世民心有点狠啊!怪不得!”汉高祖刘邦摇头道。
唐太宗李世民真是哭笑不得道:“汉高祖,你别乱说,朕可没想把他怎么样,是他自己勾结别人想要谋反,怪不得朕!”
汉高祖刘邦见状,又道:“啊,是谋反啊,这都只是流放吗?那不得一刀直接砍了啊!你也太妇人之仁了。”
“我”李世民当真是无语了。
【因为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很好的朋友,所以高士廉能经常看到李世民,他觉得李世民是个人才,也知道娃娃亲的事情于是便一力促成了两人的婚事。
公元613年,隋炀帝大业13年,13岁的长孙氏和16岁的李世民正式成为了夫妻。
据说,在这后面,长孙氏有一次回舅舅家的时候,高士廉的妾室在长孙氏的屋外看到一匹高达两丈的马。
高士廉请相师解惑,相师说此女以后贵不可言。
因此,高家的人都很高兴,越发的尊敬长孙氏。
话说,这个事情,也不知道是不是跟帝王登基之后,编造的各种出生时的异象的情况一样哦。
两丈巨马?这不是比李元霸的高铁坐骑万里一盏灯还要大啊。
就算是现在体型最大的夏尔马,身高也才22米多,才一丈的三分之二呢。
“说这些干嘛。”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而在唐太宗时空,长孙皇后则是看着天幕,表情很是尴尬。
不过,汉武帝的则是注意力放在了那天幕上一闪而过的大马身上。
“这是什么马?夏尔马?哪里的,这体型,很威武啊,要是能弄一些来就好了。”
“这种马一看就是挽马,只能用来拉车,跑起来肯定速度不行,耐力也不行!就算是用他们拉车,那也不如用牛划算。”
元世祖忽必烈道。
汉武帝看到忽必烈,冷哼了一声,没有再说话了。
【不久,隋炀帝杨广开启了他第二次征讨高句丽。
其中,李渊被任命为督粮官,而窦氏也随军,但不幸在涿郡病倒,虽然李世民一直在身边照顾,但还是很快病重去世了,享年45岁。
第二个月,杨玄感造反,兵部侍郎斛思政逃亡高句丽。
高士廉因为和斛思政是好友,被牵连贬官外放。
李世民和长孙氏相濡以沫,感情越发的深厚。
之后,李渊先被隋炀帝任命为太原道安抚大使,接着又担任太原留守。
李建成奉李渊的命令,留在河东结交天下人才。
李世民和长孙氏则跟随李渊去往太原。
李家没有了当家主母,17岁的长孙氏就承担起了这份职责。
617年,此时的大隋,早已是分崩离析,隋炀帝蹲在江都回不去都城。
眼看得隋朝马上就要彻底没了,李渊起兵太原,入主长安,立杨侑为帝,尊杨广为太上皇。
然后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死。
李渊废杨侑,登基称帝,国号唐,年号武德。
“什么叫做蹲,用词能文雅一点吗?朕是巡视江南,只是被乱臣贼子们作乱,一时间无法回去而已,朕早晚要杀回去,将李渊,王世充,李密,窦建德这些人通通打死!”
隋炀帝冷哼了一声。
“这天幕出现都多久了?你怎么还在江东没回去?宇文化及没杀你吗?”唐高宗李治道。
隋炀帝冷笑道。
“什么,这些人,可恶,明明知道父皇才是拯救天下,复兴华夏的天命之人,这些人竟敢不直接臣服,还要围攻我大唐?呵呵,这些人就是在自寻死路,早晚被我父皇一个个的打死!”
唐高宗李治脸色微变的说道。
唐昭宗时空,太宗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那是一点也不意外。
毕竟虽然天幕说了他未来能一统天下,成为华夏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但那些诸侯可未必会因此而放弃机会。
唐太宗时空,一众贞观朝的文臣武将们,都有些发懵!
围攻大唐?
按照隋炀帝的情况来看,这个时间段,他们里面可有不少人都还不是大唐的人,也不知道有没有跟着原本的主公在围攻大唐呢。
“哈哈哈,隋炀帝,围攻?来吧,看看本王是如何将你们一一击碎的,现在天下英雄都在本王身边,围攻者不过是只剩下宵小之辈乌合之众被诸侯裹挟着垂死挣扎罢了!”
隋炀帝时空,年轻的李世民站在一个城楼上,哈哈大笑。
看到这一幕,唐朝的各大皇帝们才松了一口气。
唐高祖时空,李渊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道:“好,好!”
而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脸色就黑成锅底了。
特么的,天下英雄全在他身边?特么的,在另一个时空,又是李世民得势了吗?
【唐朝建立之初,地盘很小,只有关中一带。
秦王李世民带着麾下文臣武将东征西讨,逐步平定天下诸侯,立下无数功劳,不断的被加封。
左武侯大将军、领十二卫大将军、凉州总管、雍州牧、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太尉、司徒、上柱国、秦王、天策上将李世民!
“特么的,这么长?这么多?看着真挺能吓到人的哈。”
汉高祖刘邦道。
“哼!”
唐高祖李渊时空,李建成和李元吉都冷哼了一声。
【随着李世民的功劳越来越大,已经是逐渐的封无可封。
要是换做一般的文臣武将,这个时候,就必须得急流勇退了。
不然,那就是骑虎难下,要不就是当权臣然后下场未知,要不就得加九锡,什么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走篡位公式化套路了。
但李世民是李渊的儿子!
当然,李渊也多次试图压制过李世民,闲置他,以免他再立功劳,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可是,有些事情,没人顶得起来,还得他上才行,没办法闲置他。
而与此同时,李建成也是深深的感受到了威胁。
他和李元吉跟李渊的后妃关系比较好,双方是都在找李世民的麻烦,让李世民的情况是越发的危险。
其中特别是齐王李元吉,最喜欢干李世民。
就如现代网友说的,当李世民想起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或许会后悔干掉了自己的大哥,但是一想到也把李元吉弄死了,就瞬间舒坦了。
“你李世民,你,老子跟你拼了,来单挑,上擂台单挑!”
唐高祖时空,李元吉对着秦王李世民吼道。
李建成见状,急忙拉了拉李元吉,而李渊则是气得面色通红道:“都给朕安静点不行吗?”
隋炀帝时空,隋炀帝道:“朕就很好奇了,那李建成和李元吉是傻子吗?都已经知道未来了,怎么还没干掉李世民?真是愚蠢,难道等着被李世民干掉吗?”
隋文帝杨坚见状,怒道:“你这个混账败家玩意,能不能安静点,你先管好你自己再说吧。那个什么明武宗是吧,稍后狠狠的把这混账玩意揍一顿,让他清醒一点。”
隋炀帝直接懵了。
“父皇,朕这可是为了我大隋,在报复李渊和李世民,你怎么能站在他们那边呢?虽然,朕但是算了,不说了。”
明武宗朱厚照时空,朱厚照哈哈大笑道:“好的,好的,隋文帝,小爷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就感觉到时候打败一个老头,好像有点过意不去。”
“你这个病秧子,来啊,朕会怕你,看朕怎么打爆你!”
隋炀帝再次怒吼了起来。
“哈哈哈,笑死朕了,这下老头对战病秧子,算是扯平了,谁也不用让着谁了!”汉高祖哈哈大笑道。
天幕各大时空,无数的观众都差点笑喷了。
【面对着持续不断的攻讦,李世民在外,根本无法顾及这些。
长孙氏就充当了润滑剂,经常出入宫廷,孝顺李渊,又和那些妃嫔交往,给李世民说好话,将李家父子之间的紧张关系给缓和了许多。
但是矛盾始终存在,也是无法调和,无法消弭的。
619年,长孙氏生下李承乾。
同年,李渊的好友,唐朝开国功臣,李世民麾下的核心谋士刘文静因为觉得裴寂才能不如自己,官位却远高于自己而不满,两人长期针锋相对。
一次,刘文静在喝酒后说早晚要杀掉他。
恰逢当时他家有发生了一些可能是当代科学可以解释,但是在古代被归类于神神鬼鬼的事情,于是就请巫师回来做法。
这件事被刘文静的小妾告诉她的兄长,让他去告刘文静谋反。
最后,即使有李世民力保,大臣李纲、萧瑀站在公正的角度认为刘文静只是发牢骚,不是谋反,并且未找到明确的谋反证据。
但李渊还是坚决的下令杀了刘文静。
很明显,这并非是简单的诬告谋反案,这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政治斗争。
李渊这是想要趁机打压李世民的力量。
“哎,可惜啊,那时朕力有未逮!救不了肇仁啊!”唐太宗李世民长叹了一口气。
“这”
唐高祖李渊面色有些尴尬。
天幕,很安静。
因为这样的事情,好多皇帝其实都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