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将军这里打的一场打胜仗的时候,李文远带着杨俊恒的二十多人,穿梭在磐石县的深山密林里,看着战士们手里己经没有子弹的枪,李文远从空间里给他们拿出了二十多支崭新的三八大盖,还有罐头和80式头盔。杨俊恒和三师的战士们一脸的好奇。
李文远只告诉他们是当初刚到磐石埋在这里的枪,对杨俊恒还不熟悉,就算是虎子他们也只当是李文远给他们变戏法弄出来的枪械。
有了充足的子弹枪械,棉衣粮食罐头,这二十多个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脸色也慢慢红润起来,身上也不是皮包骨头了。
一路上打打走走,十几天后终于到了桦甸边界一个叫东北岔的地方,这里是三喜的根据地,这里距离蛟河很近。也方便与老炮等其他部队策应。
队伍还没接近核心区域,前面山林里就呼啦啦闪出一队人马,个个精神抖擞,装备整齐,为首的正是如今己能独当一面的三喜!他带着警卫连的战士们,老远就迎了上来。
“师长!可算把您盼来了!”三喜一个箭步冲到李文远面前,激动地敬了个礼,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我一听说您要来,就天天派人往磐石方向接应,生怕错过了!这下可算安心了!”
李文远看着这个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兵,如今己是沉稳干练的指挥员,心里又是欣慰又是感慨,故意板起脸,笑骂道:“咋的?怕我七老八十了,在这山里迷路,找不着你家门了?”说着,还作势轻轻踹了三喜一脚。
三喜嘿嘿一笑,灵活地躲开,挠着头说:“哪能呢!师长您本事大着呢!我就是就是听说您这次去新京搞个大动静,心里痒痒!再说您去哪儿都带着我,这次我落下了!总觉得没跟着您,这仗打得都不够痛快!”
李文远被他这话逗乐了,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忘了谁也不能忘了你小子!,少不了你的仗打!赶紧的,带我们回去,好好跟我汇报汇报你们在桦甸这边的发展情况。我这次过来,可是给你们带了不少‘硬货’!”
“太好了!师长,这边请!咱们回去慢慢说!”三喜兴奋地前面带路。
一行人穿过几道隐蔽的哨卡,进入了东北岔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外围地区,明哨暗哨搭配的很合理。
三喜说,根据地外围的明哨也是经常换,暗哨也是根据李文远当年的教导,不但经常换地方,甚至所有的暗哨每天不到站岗的时候,都不知道他们的位置,这样也是为了安全。
李文远不厌其烦的告诉三喜“不要怕麻烦,暗哨一定要亲自安排,关键的时候这些暗哨是能救所有人的命的。”
三喜说保证不打折扣的执行命令,随后带领李文远参观他的营地。这里显然经过精心经营,木刻楞房子排列有序,甚至开辟了小型的训练场和简陋的被服厂、修械所。战士们虽然衣着依旧简朴,但精神面貌很好,看到李文远到来,都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来到指挥所,炭火盆烧得正旺,这还是当初打勃利大西站煤矿的时候缴获的煤炭,驱散了冬日的严寒。三喜详细地向李文远汇报了这段时间在桦甸地区发动群众、建立秘密交通站、以及几次对日伪军小型据点和运输队的成功袭击。
接下来三喜站在李文远面前,声音洪亮地汇报着警卫连的发展情况:
“报告师长!咱们侦察连自从到了桦甸,坚决执行您的指示,积极发动群众,跟当地老乡打成一片!帮他们种地、修房子,一起动手,打破了鬼子好几个‘集团部落’,把被圈起来的老百姓都解放出来了!”
他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现在咱们的队伍发展得那叫一个快!一个连己经扩编到六百多人了! 照这规模,叫侦察营都绰绰有余了!就是”
三喜挠了挠头,露出一丝苦恼:“新兵蛋子太多,训练还得加把劲。最头疼的是枪不够分!。”
他继续汇报:“目前咱们这六百多号人,主要分散在西北岔和东北岔一带活动,站稳了脚跟。按照您之前的吩咐,我们还挑了几个机灵可靠的同志,想办法打进了桦甸县伪满警察部队内部,现在在里面当差呢!”
李文远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听到队伍发展这么快,他心中欣慰;听到装备问题,他眉头微蹙;听到安插了内线,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很好!三喜,你们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李文远先是肯定,然后开始部署下一步:
“告诉在伪警察部队的同志,保证自身安全是第一,隐蔽好,保持单线联系。情报要及时传递出来。”
“对于根据地,”他着重强调,“以前那些归大屯(集团部落)的地方,现在解放了,我们不能只解放不管。要帮助老乡建立武装!要有枪,有子弹,有炮要能保护自己!要建立起通讯网,一旦哪个村子有情况,附近的村子、我们的部队要能及时联系,互相支援!”
“还有,像各个自卫团这些地方武装,都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我们主力部队有了多余的枪炮,也要主动支援他们!只有把根扎深,把网织密,我们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真正立足,让鬼子寸步难行!”
三喜立刻回答道:“师长,您说的这些,我们都在做!咱们队伍能发展这么快,除了跟老炮叔的部队离得近,能互相呼应,最主要的就是老百姓真心实意地支持咱们!”
三喜带着深深的敬意:“这地方,以前是杨靖宇将军带领第一路军战斗过的地方!群众基础打得牢啊! 很多老乡都记得杨将军的好,一听我们是抗联的队伍,是接着杨将军打鬼子的,都愿意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愿意把儿子送来当兵!这份情义,咱们不能忘!”
“是啊,杨将军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李文远沉声道,“我们绝不能辜负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装备的问题,我来想办法。你们要继续巩固根据地,训练新兵,把咱们的根,扎得再深一些!”
听完汇报,李文远看着三喜和闻讯赶来的其他骨干,笑着说道:“你们这边搞得不错,没给我丢人!现在,看看我给你们带的‘礼物’!”
他将三喜叫到身边吩咐:“三喜,挑一批绝对信得过的老兄弟,带上所有骡马,跟我到营地外面去。动作轻点,别惊动其他人。”
队伍发展过快,人员成分复杂,他无法确定内部是否混入了日伪的奸细。大规模物资的凭空出现,太过惊世骇俗,必须谨慎。
三喜心领神会,立刻去办。一个小时后,一支由核心骨干和大量骡马组成的秘密队伍,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营地。
到了预定地点,李文远确认西周安全后,不再犹豫。他意念一动,如同神话中的搬运术,大量的物资出现,堆积成一座座小山!
三喜和带来的战士们尽管不是第一次见,依旧被这神迹般的一幕震撼得目瞪口呆,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狂喜!
“我的老天爷这么多!”
“全是枪!还有炮!”
“快看!是牛肉罐头!”
这些都是鬼子“支援的”
两千支簇新的三八式步枪堆叠如柴垛。
五十挺歪把子轻机枪泛着冷冽的幽光。
数十具八九式掷弹筒排列整齐。
更令人激动的是那几门沉重的九二式步兵炮,以及三门堪称巨兽的105毫米榴弹炮!
食品堆积如山:成箱的牛肉罐头、鱼罐头,以及数十吨杂粮面粉。
最后,是三辆体型庞大、履带坚实的拖拉机战车,它们的存在,让这支队伍瞬间拥有了宝贵的机动突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