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两,说不心动是假的。
拿了这一百五十两,买吃买喝置办家业送几个孩子念书,还有买地盖房子,养鸡养鸭猪养羊都可以轻松实现。
再拿剩下的当本钱干点别的生意。
反正空间里的书丰富得很,想再弄点吃食或者旁的做赚钱的营生都不难。
但这个美好的愿望在林棠枝的脑子里只出现了片刻,就被否决。
“这方子我暂时还不打算卖,我家里穷,细水长流的日子也能过下去,杀鸡取卵实在不是个好法子。”
红枣糕就是普通做法,别说是专业的糕点师傅了,就是许多家里做饭手艺好的女人都会。
橡果的做法也不难,做豆腐的摸索一下也能做个七七八八。
林棠枝能做出这样的味道,也是多亏了灵泉水。
被灵泉水泡过的红枣又大又红,枣香味十足,而橡果本身的苦涩味道,如果不是有灵泉水,就是泡个十天八天,也去除不了苦涩味,更别说还能带上淡淡地清甜
这方子,实在是没法卖。
“也是。”
白掌柜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若是哪天林娘子动了卖琥珀凉粉和红枣糕方子的念头,一定要第一个考虑醉丰年,价格到时候咱们再商量,一定让林娘子满意。”
林棠枝点头答应。
白掌柜从怀里掏出几张叠好的纸,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既然林娘子不愿割爱,醉丰年愿意以两文一块的价格,从林娘子这批发红枣糕和琥珀凉粉,往后稳定供货,每日要多少,会提前两天跟林娘子说。只是有一点,这红枣糕和琥珀凉粉,只能供给我们醉丰年一家酒楼使用。”
他将纸放在身前的石板上,转了个圈正对着林棠枝,然后推至林棠枝跟前。
“吃食无非就是尝个新鲜,若是每家酒楼都供,对醉丰年的生意也没什么大的助益,林娘子应该能理解。”
醉丰年好几家分店,林棠枝自然不用担心销量问题。
“那是自然,不过在这之前,我已将红枣糕和琥珀凉粉批发给两户,留他们走街串巷卖,也不好反悔。”
“那无碍。”
来之前,白掌柜也叫人打听过了。
“买他们的,和到大酒楼吃饭的,不会是同一批人。这个契书林娘子先看看,有什么不同意的地方咱们再商议。”
顿了顿,白掌柜想到了什么,又道。
“要不林娘子找个同村的人帮忙看这契书?”
“不必。”林棠枝拿起石板上的契书,一条一框仔细看起来。
白掌柜面上没什么反应,心里却是不由惊讶。
原本,他只当林棠枝是个有点手艺的普通农妇,想着五十两买走她手里的两个方子已经不少了。没想见了她的谈吐,一个怀着身孕的寡妇竟然将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不由高看她,又加了些钱。
一百两,再到一百五十两。
一百五十两还被拒绝的时候,白掌柜觉得她一个农妇,多少有些不识抬举。
眼下见她认字,那种轻视便不自觉收起来。
女人识字本能就不多,一个农妇识字就更稀奇。
他有一种预感,眼前这个妇人绝非等闲之辈。假以时日,必将有一番作为。
白掌柜打量林棠枝的时候,她已经将几页密密麻麻的契书认真看完。
将契书放回桌上,林棠枝指着一处道。
“既然醉丰年要求我不能将红枣糕和琥珀凉粉卖给其他酒楼,是否也应当承诺一个保底数目?若醉丰年每日收得不多,再不允许我卖给其他酒楼,我们娘几个岂不是要守着吃饭的本事,活活饿死?”
“林娘子聪慧。”
白掌柜在心中更是高看了她几分。
生意人最不怕的就是聪明人,你来我往,一点就透。
“醉丰年在周边有好几家分店,京城的分店马上就要开业,林娘子不必担心销量的问题。说不定用不了多长时间,林娘子的红枣糕和琥珀凉粉就要雇人做了。”
“那就祝醉丰年生意兴隆,客似云来。”
林棠枝嘴角挂着笑。
“不过这保底的销量,还是写在契约上为好。”
契约补充完,两人均按了手印,约定暂时每日先订四百块琥珀凉粉,再加之两百块红枣糕,每日傍晚来取。
付了五百文的定金,白掌柜被跟着一起来的伙计扶着起身。
“这些只是这两天的量,按照我的估计,不出十日,琥珀凉粉和红枣糕的订购量都要翻倍,林娘子还需要早做准备。”
林棠枝知道他说话不虚。
先在本县和隔壁县的酒楼试,效果好再送到远些地方,进货数量自然大涨。
“白掌柜放心,我这红枣糕和琥珀凉粉,只要不是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可存放三日不腐。”
这些,都是灵泉水的功劳。
闻言,白掌柜更是喜笑颜开,也不多问原因。
“那自然是好。事情谈妥,白某就不在此多叼扰了。明日晚上,会有伙计上门取货,剩下的钱到时也会一并付上。”
林棠枝自然说好。
说得有些多,白掌柜嘴巴发干,随手端起他没放任何茶叶,寡淡得让他没有任何胃口的清水喝了一口。
这一口入嘴。
白掌柜当场愣住。
清甜,解渴,似乎还有一些降温的功效,让他整个人都舒爽起来。
“咕嘟咕嘟咕嘟。”
一向非好茶不入口的白掌柜,一口气将一碗清水喝了个精光。
“林娘子这水中,是放了什么东西?”
林棠枝自然不可能告诉他实话:“后山上打的井水罢了,许是日头大,白掌柜渴得厉害,才觉这水甘甜。”
白掌柜一想也是。
加了蜂蜜的水他喝着都没这碗水好喝。
普通农户家里,哪里还有比蜂蜜更好的东西?
送人出了门,突然想到什么,林棠枝又问了一句:“若是往后还有什么新鲜的吃食,白掌柜可愿意收?”
白掌柜想了想。
“若是味道好,食客喜欢,那自然是要的。”
马车来,许多村民们盯着。
马车走,又有许多村民们盯着。
林棠枝瞧了一下。
没想到连里正叔都来了。
她惊讶:“里正叔你怎么来了?不是去后山看井吗?”
里正还没说话,眼瞅着马车拐出众人视线,在那幸灾乐祸半天的田氏就忍不住开口嘲讽:“赵大嫂子这是惹到什么人了?人家来上门讨债的吧?跟咱们大伙说说,赔了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