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那高明你在此等会,我去给你拿个躺椅。
张泊说罢,从躺椅上起身,便欲准备前往仓库方向。
“店家,不用如此麻烦,我来此,是为了送一件东西给你。”
“送东西?”
望著张泊的疑惑神情,李承乾面带微笑,並不言语,而是直接从袖中掏出了一只木盒,交到了张泊的手中。
“店家,就是此物。”
张泊在经歷了短暂的愣神后,目光落在了手中的木盒上。
“高明,这难不成是?”
李承乾並未回应,依然一脸笑容,示意张泊直接將木盒打开。
张泊见状,直接將木盒打开,从中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张如同捲轴一般的纸张。
將纸张缓缓张开,一副清晰无比的字帖赫然出现在张泊的眼前。
虽然张泊並未见过《兰亭集序》的真跡,但是后世,也是有临募版本流传下来的,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於唐代书法家冯承素所描募的《兰亭集序》,现在就藏在首都博物馆中。
张泊在网上看过,最起码,在不怎么有艺术细胞的张泊看来,他手上的这幅字帖,和首都博物馆中的那个字帖,几乎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这么说好像也不对,哪有爸爸像儿子的。
说起来,这也是目前为止,他拿到手的最为贵重之物了。
这不得给他复印个十份二十份的。
沉浸在字帖中几息的时间,张泊收敛心神,向李承乾表达了感谢。
“多谢高明了。”
“店家,与你对大唐的帮助相比,这都不算什么。”
李承乾说完,便拉过一旁的矮凳坐下。
他今日来此,一是为了给店家送《兰亭集序》,二是为了向店家打听打听,在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是不是又有其他朝代来此了。
张泊脸上掛著笑意,將手中的《兰亭集序》重新放回了木盒当中。
接下来,他可得好好查查资料,看看该如何保存这种古董字帖。
“店家,不知眼前的这位太子,是哪一朝的太子?”
观望了半响的贏政,这时终於有机会,问出了心中的问题。
“差点忘了这件事,高明,我来为你介绍一下,这位乃是秦朝来客,名为赵佗,你应该听说过他的名號。”
“秦朝?赵佗?”
李承乾盘算片刻后,终於想起了这所谓的赵佗是何许人也。
南越王赵佗,秦汉时期的人物。
寿命极长,活了103岁,从秦始皇时期,一直活到了汉武帝时期。
眼前之人,竟然是南越王赵佗?
李承乾当即细细打量起面前的“赵佗”。
与此同时,贏政也在看向李承乾。
一时间,两人四目相对。
仅仅片刻的功夫后,李承乾便眉头一皱。
面前之人,那锐利的目光,仿佛要洞察人心一般,透露著一股不容逆的气势。
这气势,他仅在汉武帝刘彻的身上见过。
此人绝不简单。
不过,李承乾很快释然了。
南越王赵佗,確实不是简单的人物,而是在歷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人物。
其能够在秦末的乱世中,独立成国,在他死后,南越国才重归汉朝,这足以证明赵佗非一般人。
念及至此,李承乾向著贏政的方向,拱手示意。
“赵佗,这位就是我刚刚给你提到的,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
贏政微微点头。
他对面前的李承乾,他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
不卑不亢,虽然看上去儒雅,但是通过他刚才与这位唐朝太子的目光相匯,他从这位唐朝太子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扶苏绝不会有的气魄。
確实不错!
“唐太宗之子李承乾,你的父亲,就是秦王李世民吧。”
秦王李世民这个名號,父皇已经很多年没用过了。
经过片刻的思考,李承乾点了点头。
“是的。”
“那不知我能否见你父亲一面。”
李承乾一头雾水。
怎么是个人都要见他父皇。
如果是什么宋朝或明朝之人,要见他父皇,还能理解,毕竟宋明两朝是在大唐之后。
但是眼前的“赵佗”可是来自秦朝,难不成,是听到店家在介绍完父皇的功绩后心生嚮往?
“赵佗,你不是要將公子扶苏带来此地吗,怎么你自己倒先见上了?”
嗯?公子扶苏?
听到这个名字的李承乾,精神陡然一振。
与赵佗相比,显然扶苏这个名字更加令人熟悉。
因为太子的必修课之一,就是研究歷朝歷代太子的得失。
虽然扶苏不是太子,但是毫无疑问,在秦朝,甚至在后世,都认为扶苏就是秦始皇的接班人。
而歷史上刘据的起兵反抗,以及他的造反之事,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了扶苏的影响。
现如今,店家竟然提到了公子扶苏会来此!
“店家你之前你不是说,这位秦王李世民的功绩,属於顶尖的那一类吗,我自然想与他见见面,看看他与我大秦的始皇陛下的差距了。”
贏政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
“行行行,你相比就比,到时候,可別惊掉了下巴。”
“店家,刚刚你提到了公子扶苏,不知这是怎么一回事?”
张泊指了指坐在躺椅上的贏政“赵佗想要通过扶苏来挽救秦朝,大抵上就是和你当初差不多,想要让扶苏跟隨你们这些太子学习一段时间,赵佗,不知道我说的对是不对?”
虽然店家的想法,与他的真实想法有很大的出入。
但是,贏政也並不打算纠正。
於是便直接了当地点了点头。
对於眼前“赵佗”想要让扶苏跟隨学习一事,李承乾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之前就是这么过来的。
他能如今调整好心態,当好大唐的太子,其实也算是学习了大明太子朱標的经验吧。
但是,如果要让父皇和眼前的“赵佗”见一面李承乾沉吟几息,最终下定决心。
或许,他也是时候,该將这件事情,告知父皇了。
“这自然没有问题,如果不急的话,等我此行结束,应该便可以將父皇带来。”
张泊深深地看了李承乾一眼。
他其实知道,直到现如今,李承乾也没有將后世之事告知李世民,不然的话,李世民恐怕早来了。
不过,现在看来,李承乾终於要向那位唐太宗摊牌了。
对於这位千古一帝的到来,张泊心中那是充满了期待。
李承乾的回答令得贏政甚是满意,其微微頜首,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张泊手上的那个木盒之上“话说回来,店家,你似乎对刚才李承乾所献上之物十分看重?”
“那是自然,因为此物完全可以称得上一件国宝级的物件。”
国宝级?
这三个字对贏政而言,倒是很好理解。
不就是一国之宝吗?
他当即有些好奇地向张泊打听起来。
“那不知刚刚的物件为何?”
“其乃是书圣王羲之的字帖,简单来说,这就是一副名人所写的字?”
贏政有些不能理解。
书圣王羲之是谁?为什么他写的字,能够被称为国宝?
贏政的心中有著一系列的问题,思片刻后,他决定將最大的问题问出来。
“想来我大秦,应该也有称得上国宝级的物件?”
“有是有,但是赵佗你就別想了,你们大秦国宝级的物件,可不是你能涉及的,更別提到我手里了。”
“店家,你说说看,说不定我真能给你拿来呢。”
张泊翻了个白眼。
这“赵佗”吹牛皮不打草稿。
“行吧,既然你想了解,那我便告知与你。
说起来,你们大秦国宝级的宝贝可不少,就例如传国玉璽。”
贏政一脸疑问。
“传国玉璽?是何物?”
“不是吧,赵佗,传国玉璽你都没有听猛地,张泊止住了说话的势头。
对啊,现在还是秦始皇的时期,迄今为止,秦始皇是第一任皇帝,秦朝是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何来“传国”之说。 “我说的传国玉璽,就是秦始皇贏政所打造的玉璽,上面雕刻著『受命於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贏政当即露出了瞭然的神色。
“原来如此,那玉璽竟然是国宝级的玩意,这个我倒是没有想到。”
“赵佗,你没想到的事情还多呢,因为这玉璽啊,是歷史上第一任皇帝贏政所打造的,象徵著皇帝的权利,待到你大秦灭亡,这玉璽就流传到了汉朝的手里,自此之后,这玉璽就有了一个名字,传国玉璽。
可以说,现在有好几个朝代,手里都有著你大秦的这块传国玉璽。”
听到张泊解释后的贏政,面色极为古怪。
一方面为他製作的这个玉璽,能够流芳百世而感到欣喜。
另一方面,这玉璽是他留著给大秦千秋万代用的,结果谁曾想,仅仅流传了两代,大秦就没了。
“赵佗,光这一件,你能接触到吗?”
贏政汕山一笑。
他不仅能够接触到,平日里还能拿在手里把玩呢。
“对了,我这有一个好玩的东西,让你开开眼。”
张泊说完,从躺椅上一个弹射起步,快步走到屋內。
不一会的功夫,张泊便重新坐回了位置。
“赵佗,看!”
贏政有些憎地接过张泊递来的玩意,定睛细瞧。
嗯?
该死的,这不是他的玉璽吗?
不过,重量倒是有所不同。
贏政直接看向了玉璽下面,结果就发现了他熟悉的八个大字。
受命於天,既寿永昌。
“店家,你这玉璽是从哪来的?难不成是其他朝代的?”
“这可不是,这是我根据汉武帝刘彻的传国玉璽,自己造的。”
贏政满脸的惊论。
自己——造的?
这技艺?
即使是他,也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店家,你刚刚口中的陶瓷?又是何物?”
“我来给你演示一下啊。”
张泊从贏政的手上,拿过传国玉璽,往“当”地上一砸。
应声而碎。
贏政傻眼了。
“店家这”
“看吧,这就是陶瓷。”
贏政看了看地上的碎片,又看了看张泊。
“店家,这传国玉璽没了。”
“你等著啊,我再去给你拿一个。”
“嗯?还有?”
“对啊,还有十多个呢。”
不一会的功夫,贏政的手上便又出现了一个传国玉璽。
將手中的“玉璽”翻来覆去看了半天,贏政脸上浮现出一抹玩味的神情。
“店家,不知道此物能不能赠与我。”
布希戈门。
你胆子真大啊。
歷朝歷代,张泊就没有见过胆子这么大的人。
“传国玉璽在秦朝,可是皇帝的印璽,你一个將军,拿著印璽要干嘛?”
“放心,店家,关於这点,我心中有数。”
贏政敷衍道。
“行吧。”
对於“赵佗”如此的作死行为,张泊也不再劝告。
有句古话说的话,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隨他去吧。
贏政一边把玩著手中的传国玉璽,一边继续和张泊说道。
“店家,我大秦除了这个传国玉璽之外,可还有其他的物件。”
“有啊,不过,我有个问题要问你,你们大秦的传国玉璽,应该不是和氏壁做的吧。”
如果是,张泊就跳过这个话题。
如果不是,那这个和氏璧,肯定也能称得上国宝级,
和氏璧的故事,那可是广为流传。
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曾经想要空手套白狼,结果被当时赵国的国相藺相如识破,然后,
便留下了完璧归赵的故事。
不过,最终和氏璧还是到了秦始皇的手中。
与此同时,一旁的李承乾也是將目光聚焦到了贏政的身上。
传国玉璽,对於大唐来说,没有什么稀奇,毕竟大唐也有。
但是和氏璧就不一样了。
贏政一副看傻子的表情看向张泊。
“店家,你在说什么胡话,玉璧的厚度可是只有三分,怎么可能製作的出传国玉璽?”
“这——说的也是。”
张泊小熊摊手一般的耸了耸肩。
网上的消息害人啊。
现在就有一种说法,说传国玉璽是由和氏壁製成的。
张泊想想也觉得不对,这才向“本地人”赵佗进行问询,结果和他想的差不多。
“那这和氏璧还在秦始皇的手中嘍。”
“没错。”
贏政给予肯定的答覆后,联想到先前他提出的问题。
“店家,和氏璧也是国宝级的宝贝?”
虽然在大秦,和氏璧確实可以称得上一国之宝,但是在后世,贏政就有点琢磨不透了。
毕竟,大秦可没有什么字,能够被称为国宝。
即使是他写的也一样。
“是。”
“如此说来,有一物,应该也可以称得上国宝。”
贏政突然反客为主地说道。
“哦,说来听听。”
张泊对此也感到十分好奇。
“隨侯珠之名,不知道店家可曾听过。”
“这—”
张泊没有听过,於是他便直接拿出手机查询一番。
贏政看到,眼前的店家拿著一块黑色的砖块,在上面指指点点。
很快,张泊就查到了隨侯珠的消息。
隨侯珠,同和氏璧一道,被称为“春秋二宝”,但是毫无疑问,与和氏璧比起来,隨侯珠就有些不够看了。
甚至,按照网上的描述,这所谓的隨侯珠,就是一个夜明珠。
在古代,这玩意很稀有,但是现代嘛张泊摇了摇头,说道。
“这隨侯珠,应该达不到国宝的標准。”
“这是为何?周朝时,其可是能够与和氏璧比肩的存在。”
“因为这玩意,在后世,可是常见之物,如果你要的话,我去给你整点,人头大小的都行。”
“人头大小的都行?”
贏政没想到,被他视若珍宝的隨侯珠,竟然在后世如此常见。
“对了,赵佗,我还要向你打听个事。”
看著手机上的推荐词条,张泊突然开口道,
贏政见张泊又一脸神秘兮兮的模样,眉头轻挑。
“店家,你该不会又是想要询问我大秦秘辛吧。”
张泊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他要问的这玩意,理论上也不算是秦朝的秘辛。
“並不是。”
“那店家你问吧。”
“赵佗,你知道九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