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农家乐通古代,开局接待刘关张 > 第308章 下西洋?环游世界!

第308章 下西洋?环游世界!

“对航海有所帮助的器物?”

郑和微微点头,同时用手指向了摊开在桌子上的地图。

“店家,就如同这副地图般的器物。”

“这—

张泊顿时陷入了思考。

说实话,其实明朝一系列与航海有关的器物技术,都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

就比如造船技术。

就拿郑和下西洋中,鼎鼎大名的宝船来说,

长148米,宽60米,有四层,排水万吨,在上面搭载千人,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在郑和下西洋的近九十年后,哥伦布所带领的船队,仅仅有著三只排水量百吨左右的船只,

排水量仅仅是宝船的百分之一,就更別提数量了。

可以说,大明的船只,已经达到了木船的巔峰。

木船的巔峰——

张泊突然眼前一亮。

对啊,以大明现在的技术,仅仅是木船的巔峰,那他可以稍微推波助澜一番。

不过,张泊所想的推波助澜,並不是直接告知大明如何早钢铁船只。

即使告诉了,恐怕也无法理解。

因为,饭是要一步一步吃的,

现在的永乐一朝,基础还没有打好,根本就无法製造钢铁战船。

而张泊所想的推波助澜,是想要实现木船的更进一步。

即铁甲船。

所谓的铁甲船,就是在船只的表面,覆盖起一层钢铁装甲。

但是,只几息的时间,铁甲船的计划就被张泊放弃了。

因为这有点不值当。

首先便是材料的问题。

所谓的铁甲船,是伴隨著时代应运而生的,其诞生於十九世纪,距离永乐五年,有四百多年的光景。

当时,已经是火炮横行的时候了。

为了防止火炮的伤害,这才在船只的外面,覆盖上一层装甲。

这铁甲可不是薄薄的一层铁甲,其厚度能够有二十厘米。

如此铁甲,覆盖在宝船表面,这可是一项大工程。

还有就是动力问题。

现在,即使大明宝船,也还是风力驱动。

但是歷史上铁甲船的动力来源,可是蒸汽机。

蒸汽机搭配铁甲船,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如果是风帆搭配铁甲船,那就有些相形见出了。

所以说,现在应该是先將蒸汽机再说。

而要想搞出蒸汽机,势必要对一些物理知识有所了解。

所以,永乐朝的工部尚书黄福,恐怕得先学习一段时间的物理知识。

既然大明的造船技艺无法改进,那张泊自然就联想到了改进大明的航海技术。

不得不说,大明的航海技术也算是领先西方几百年了。

指南针这玩意都是標配,算不上稀奇。

而如果仅仅带著一个指南针在海上航行,那和找死无异。

因为指南针只能指向大概方向,却不能確定具体的方位。

所以牵星术便应运而生。

所谓的牵星术,就是利用牵星板,通过天上星宿的位置及其与海平面的角度,来求得所处地方的纬度坐標。

这方法在当时,可谓是极其先进。

他这里可是后世,找到一个较之牵星术更加精確的方法,还是很简单的。

“有,其名为六分仪。”

虽然说,牵星术在永乐时期的大明十分先进,並且可以说领先时代。

但是六分仪,可是来自於十八世纪!

它的原理同牵星术一般,同样是通过测量星体高度来定位。

不过,相较於牵星术,更加的精確方便。

甚至於,在依赖gps等电子导航设备的今天,六分仪依然在特定场所有著大用。

“六分—仪?”

对於这个陌生的名字,郑和一头雾水。

不过,虽不能理解这六分仪是干什么的,但是郑和相信,能够被店家拿出来之物,必然不属於凡品。

“没错。”

张泊说完,便直接拿出手机,搜索起有关六分仪的视频。

看著手机上有关六分仪的使用视频,郑和的眼晴瞪得老大。

“这是手机,里面在教人如何使用六分仪。”

说罢,张泊便將手机递到了郑和的手里。

在郑和目光落在手机上的同时,张泊其实已经想到了改给郑和准备哪些物件了。

“judy,既然郑和要航行的物件,那什么太阳能板,对讲机,望远镜之类的物件也给他安排上,当然了,最重要的自然是手机,我待会给郑和下载一些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境况,那郑和出使后,便可知己知彼。”

朱棣此刻不住地点头。

“店家,还是你考虑的周到,那便麻烦店家了,至於费,与我说便是,想来夏原吉也不会拒绝。”

朱棣说完,转过身子。

结果並未找到户部尚书夏原吉,只看到正在搬东西的朱高煦朱高岳飞三人。

“嗯?夏原吉呢。”

“夏原吉跟著高煦高去仓库了,想来现在应该还待在仓库之中。”

“原来如此,看起来,夏原吉也是看上了店家你这的物资,说起来,店家,你是没看到,夏原吉当初,在得知亩產千斤一事后的反应。”

朱棣笑著打趣道。

同一时间,夏原吉的身影在屋侧出现,然后几息的时间,便来到了眾人的面前。

“陛下,道衍大师,店家。”

“夏原吉,店家的库房是否有让你心动的物件呢。”

“是,陛下,就例如那压缩饼乾,其只有巴掌大小的一块,但是却能够饱腹一日-水泥,乃是筑城修路的好帮手——手机,巴掌大小的物体,却能够手拿万千藏书———“

“哦?压缩饼乾?一块就能抵御一日的飢饿?这倒是救灾的好东西。

提及救灾,朱棣便想起在史书中所看到的一件事。

不得不说,有史书那是极为方便,一些歷史上所发生的突发情况,可以做到未卜先知,以求將损失降到最小。

“店家,我在史书当中看到,我大明明年七月,在江西福建两布政司,將会发生瘟疫,死亡八万人,想来应该可以预防吧。”

“按道理来说,確实如此,让官员们密切注意即可,顺便,我再去配些药给你,以防不时之需“多谢店家,有店家你的帮助,想来明年我大明將会无虞。”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隨后目光落在了夏原吉的身上,

“夏原吉,既然那些东西连你都心动,不妨都採买一些。”

“臣遵旨!”

夏原吉脸上的喜悦之情溢於言表。

他来此就是想要匯报陛下,关於他看重的那些物件一事,以求能够採买一些。

不曾想,他还没有怎么说话,陛下就已经同意了此事。

既然如此——

夏原吉再度返回了仓库。

接下来他要好好研究研究那些物件该如何使用。

夏原吉离开后不久,郑和的目光,从手机上移开了。

“店家,此物的原理倒是与牵星术差不多,不过,对於这梵文,我还是有些许不能理解。”

郑和虽然跟隨著道衍,学习过佛法,认识六分仪上的梵文。

但是对於其表示的意义,却是不明所以。

“你说那个啊,那个是角度。”

“角度?”

“简单来说,就是方位的意思。” 张泊並未多言,而是直接又找了个视频,让郑和去看。

事实上,古代是有角度这个概念的,只不过没有太过具体。

因而,郑和只费了几分钟的时间,便彻底搞懂了。

“原来如此,这六分仪较之牵星术,要精確方便很多。”

“这是当然了,其可是来自大明的四百年后。”

“大明四百年后—“

郑和看著手机上的六分仪,眼中闪烁著热切的光芒。

“三保,除了这六分仪之外,我还有几物要推荐给你。”

“还有!”

郑和当即放下手机,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態。

“其中一物名为航海钟,一物名为气压计。”

郑和虽不明白两物的用途,但是结合著六分仪来看,这两个东西,绝对是好东西。

因而,他有些迫不及待地询问道。

“店家,不知这两物作用是?”

“再给你介绍之前,我要向你科普一个概念,即经纬度。”

“经纬度?”

郑和只觉得脑袋有些乱。

因为今日接触到的陌生名词属实有些多了。

“没错,想来你应该知道,我们脚下生活的大地是一个球体了吧。

张泊说完,环顾四周,发现桌边三人神態平静。

果然,和他料想的那样,这些站在大明顶端的人,都已经知道地球是球体这个事实了。

不过,知晓归知晓,能不能接受,又是一回事了。

就如同朱棣这般。

“店家,照你所说,《元史》中的描绘都是真的?我们脚下的大地,真是一个球体?但是为何我们站在球体上,却不会落下呢。”

“额,这个解释起来有些麻烦,你可以理解,有一股力量,將我们吸附在大地之上。”

“吸附在大地之上?”

朱棣歪著头,陷入思考。

张泊没有管朱棣,而是直接打开手机上的gg地球,开始为郑和讲解。

一盏茶的时间后,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店家,你的意思是,只需要知晓经纬度,便可以知晓在海上的具体方位!”

“没错,就是如此,而我刚才给你介绍的两个,六分仪是测量纬度的,而航海钟,是测量经度的,合二为一,便可知晓在海上的具体方位。”

“妙啊!”

郑和脸上的笑容,那是无论如何,也压制不住了。

可以说,店家刚刚给他的两物,简直就是航海神器!

惊喜持续了几息的时间,郑和想起来,店家似乎还有一物並未介绍。

“店家,不知那气压计“气压计可以根据气压,来预测天气情况,就例如,当气压计的数值高且稳定,就是一片晴天,如果数值出现骤降,就代表风雨欲来。”

虽然郑和听不懂什么“气压”之类的专业名词,但是他听到了这气压计可以用来预测天气。

一般而言,要想预测天气,只能通过个人的感受,比如说目视之类的。

但是,店家所说的那个物件,不需要目视,只需要根据那上面的数值变化,便可知晓天气的变化。

这实在是太过神奇。

“除开这三件外,刚刚朱棣还给你买了其他的帮助你航行的东西,诸如太阳能板,手机,望远镜——”

张泊给郑和介绍完所有东西的用途后,郑和直接起身,对著张泊行以大礼。

“谢陛下,谢店家。”

郑和太过清楚,刚刚店家所提到了那些东西的价值了。

可以说,他拥有了那些物件后,便可在海上畅通无阻!

“不过多礼,三保,有如此多之物的帮助,下次出海,你可有何打算?”

歷史上,郑和第二次出海,与第一次出海的行程,相差无几。

都是前往的印度。

但是这一次大概率不会了。

郑和望向一旁还在思考著的朱棣。

“全凭陛下定夺。”

朱棣这时也回过神来。

“我打算让郑和前往一趟刚刚店家你说的佛郎机,英吉利,店家,你以为如何?”

朱棣竟然真的想去西方看一看。

“你同意,郑和同意,这自然没什么问题,不过,既然前往了佛郎机,英吉利,不妨环游世界一圈如何?”

“环游世界?”

“没错,既然我们脚下生活的大地,是一个球体,也就是说,只需要沿著一个方向,不停地航行,便可以最终回到原点,这便是是环游世界。”

歷史上,环游世界的麦哲伦仅率领著五只船,与270名水手,便踏上了出海的道路。

最终,用时1082天,差不多三年三个月的时间,环游世界。

而如果,郑和他们要环游世界的话,所用的时间,肯定要短得多。

因为郑和的手中,是有完整的世界地图的!

朱棣对於张泊的这个想法动了心。

环游世界,这可是以往歷朝歷代都未曾实现的壮举,如果在他这一朝完成“

“店家,不知环游世界,所需费时间有多长?”

“根据歷史记录,你们百年后佛郎机有一人,携带著五只船,两百余人,费三年三个月的时间,环游世界,不过据我估计,因为现在有了世界地图,想来环游世界时间会少不少。”

“五只船,两百余人,这就能环游世界?”

“所以他们最后只剩下了一条船,十八人。”

朱棣听到这话,差点没绷住。

同时,他开始盘算起这件事的可行性。

费三年不到的路程,就可以实现环球航行。

这確实划算。

毕竟,来往一趟天竺,都需要两年的时间。

好,干了。

“三保,你意下如何?”

郑和没有犹豫,直接回应道。

“臣遵旨!”

郑和跟隨朱棣多年,自然猜到了朱棣的想法。

对於陛下的所想,他肯定是会尽力去完成。

另一方面,其实他也很想试试看,完成这个前无古人的壮举。

“好,保,此事交给你,我放心!”

与此同时,一声车三的关门声在朱棣背后响起,朱棣调转身三,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就效工部尚弗乳福,从货车上爬下,一脸兴奋地向著张泊的方向缓缓地靠近。

“陛下,道衍大师,店家,郑太监。”

“福,你来的刚好,我们的问题,已然得到了答案,该说说你的问题了。”

“是,陛下。”

张泊这时也拿过一个小板凳,递给甩福。

“店家,我高许多的问题还望你的解答。”

看著福一脸激动,张泊直接伸手压了压。

福的那副样三,就好像要吃人一样。

“乳尚弗,高什么问题,儘管说陡是。”

“是这样的,我想询问店家,为什么热气球能够飞起来,还高那货车能够动起来的原因,明明没高马匹,却能够自动,还高先前店家你说的用电力驱驰的电动用轮车,又是怎么一回事。”

张泊刚想回话,忽地,从核家乐的门外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响。

这份声响,使得矮桌周围的一圈人,都齐刷刷地看向了核家乐的门口方向。

不过,在看到为首一人进来后,一声呼喊从矮桌边传来。

“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