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农家乐通古代,开局接待刘关张 > 第299章 大秦亡了

第299章 大秦亡了

“想来现在,你的心中,已然有了明確的答案,何必多问呢?”

贏政深吸一口气,接著將之缓缓吐出从明朝回来后,他的脑海中,就一直盘悬著两个问题。

一个是长生的问题,另一个,便是大秦的传承问题。

现在看来,无论是哪一个,都朝著他不愿意的那个方向发展了。

见“赵佗”面露悲戚之色,张泊还是有些意外的。

没想到眼前的这个“赵佗”,对秦朝这么忠心。

不关心自己,反而一直关心贏政和秦朝。

这份忠心,恐怕都不输在秦朝传承已久的蒙王二家了。

“如此说来,大秦將会在始皇陛下的长子扶苏手上走上末路?”

沉默半响的贏政,虽然还在沉浸於不能长生的忧虑中,但是他也知道,长生问题暂时得先放在一边。

现在的头等大事,是搞清楚大秦为何会二世而亡。

张泊摇了摇头。

“並不是,你们大秦,是在胡亥的手中灭亡的。”

“胡亥—”“

贏政顿时面露难色。

一个问题还未解决,就来了一个新问题。

要知道,在周朝时,就已经是嫡长子的继承制度了,其余诸国,包括大秦,自然也都遵循著这个制度。

因而,长子扶苏即位,这才是正常的事,而胡亥,身为十八子,怎么想也不可能登上皇位。

即使他对於幼子胡亥喜爱异常,但是皇位之事,可不是喜爱能够解决的。

“现在始皇陛下的长子,是公子扶苏,按道理来说,在始皇陛下驾崩后,理当是公子扶苏即位,为何最终是胡亥上位。”

没有理清头绪的贏政,当即向张泊进行询问。

“这件事说来话长,在不久后,会发生一件大事,其名为焚书坑儒,乃是一些儒生,对秦始皇求仙问药之事颇有微词。

秦始皇在得知这一切后,將所涉及人员全部坑杀,总计四百余人,而扶苏当时劝諫秦始皇,不应该用如此严厉的刑罚。

秦始皇大怒,直接將扶苏发配到了上郡,去协助蒙恬修筑长城。”

贏政的脸上,露出深深的沉吟之色。

这確实是扶苏会做出来的事。

同时,这也是他对著这位长子颇有微词的地方。

简单来说,就是扶苏不类他。

大秦能够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六国,靠的可不是仁义,而是铁蹄。

治理天下,也不是仁义能实现的。

对他而言,儒生,就相当於是他手里的武器。

如果武器不称手,换把武器即可。

而不是反被武器所伤。

但是扶苏偏偏不明白这一点,依然和儒生打得火热。

不过,只沉吟了片刻,贏政就感觉到,当时的他,那番行径的背后,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在贏政思考的同时,张泊还在继续说著。

“公子扶苏不在身边,恰好,秦始皇对於胡亥是异常喜爱,所以,在最后一次东巡的时候,就將胡亥也带上了。”

“最后一次东巡?”

『没错,现在秦朝的始皇二十九年,在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便开始了他的第六次东巡,同时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因为路途上,秦始皇死了,死在了沙丘。”

听到这,贏政是一脸古怪之色。

虽说他明白,店家是在给他讲解,但是怎么听起来有些奇怪呢。

“在秦始皇病入膏育的时候,其实已经意识到,要让扶苏回来继承大统了,甚至连詔书都擬好了,让扶苏回来,主持丧事。”

贏政微微点头。

目前所发生的一切事,都合乎常理,没有什么异样。

“不过,在这过程中,发生了意外,有人矫詔了。”

“矫詔!究竟何人?如此大胆!”

贏政眼睛圆睁,声音募然提高了几度。

“矫詔者你应该不陌生,乃是中车府令,赵高。”

“赵高?”

贏政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諂媚的內侍形象。

“赵高这人勤奋,又懂律法,因而,秦始皇便將其提拔为中车府令,掌管皇帝的车驾,並且,

还让其教导幼子胡亥判案断狱,因此,赵高平日里与胡亥走的极为亲近。

而在秦始皇弥留之际,便召来兼管著皇帝符璽和发布命令诸事的赵高,让他代擬一道詔书给长子扶苏。

但是公子扶苏与赵高向来不和,赵高担心,在公子扶苏上位后,与自己不利,而胡亥昏庸无知,便於控制,所以,他假以允诺,实则暗中扣下了遗詔。”

“赵高敢尔!”

贏政单手握拳,狠狠地敲击著桌面,眾人的茶杯甚至都短暂地离开了桌面。

这將旁听的眾人,嚇了一跳。

刘彻依靠在他的老位置,望著暴怒的贏政,眉头微皱,一言不发。

经过他的仔细观察,发现眼前的这位“赵佗”,貌似有些古怪。

“赵佗,这么激动干嘛,淡定一些。”

贏政双手依然紧紧地在一起,那实质性的目光,好似要杀人一般。

不过,其在沉默片刻后,最终还是缓缓地说道。

“店家,接著讲吧。”

“然后,赵高说服李斯,发布假的詔书,簇拥胡亥即位。”

忽地,贏政脸上的怒气骤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等等,店家,你说李斯也参与其中?”

贏政有些不敢相信地,与张泊反覆確认道。

他与李斯相识二十余年,他从当初是受吕不韦肘的傀,一路成为有实权的秦王,再到如今,成为一统六国的始皇帝,李斯也一路升迁,从郎官,到长史,再到九卿之一的廷尉,直至现如今,成为了大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可以说,大秦有此等辉煌,与李斯那是密不可分。

对於李斯,他也称得上信任至极。

甚至在他看来,他与李斯的关係,就好戏孝公与商鞅的关係那般。

没想到李斯竟会如此!

“嗯这个,怎么说呢,想来你也知道,秦始皇与李斯这对君臣的关係,可以说在整个歷史长河中,都算是排的上號的,按道理来说,李斯是不会背叛秦始皇的,但是,最终李斯被名利遮蔽了双眼,最终投靠了赵高。” “名利?”

“没错,其实赵高在將篡詔改立的意图告知李斯时,他是严词拒绝的,但是赵高直接用扶苏与蒙恬的亲密关係,来提醒李斯,只要扶苏成为皇帝,他的丞相职位便不保,来对李斯威逼利诱。

在此等境况下,李斯產生了动摇,最终他妥协了。

其实原本以李斯所立下的功绩,其是能够与管仲之类的名相相比肩的,但是·篡位之事最终成为了他一辈子的污点。

说起李斯的结局,也算是令人晞嘘了。

这位大秦的丞相,虽然是投靠了赵高一行,但是,他还是希望大秦向著好的一面发展的,因而,在面对穷奢极欲的胡亥时,他也是上书劝諫。

不过,却也因此惹怒了胡亥,將之拿下大狱。

最终,狡兔死走狗烹,李斯被处以腰斩之刑。”

贏政望著茶杯中的茶水,一言不发。

他在想著有关李斯的事情。

他深知,李斯与蒙恬的职能那是完全不同的。

他不相信,扶苏上位后,会直接將李斯罢免,让蒙恬坐上丞相之位。

只能说,和店家说的那般,李斯已经沉溺於名利之中了。

对於走上歧路的李斯,贏政只觉得有些惋惜。

“在將胡亥立为太子后,赵高还修书一封,以秦始皇的名义,寄给了当时还在上郡的扶苏蒙恬手中,以扶苏不孝,蒙恬不忠为由,想要以此逼迫他们自杀。”

贏政顿时抬起头。

他可不会忘记,蒙恬的手中,可是有著大秦三十万精锐的,而且扶苏在其身边,无论是大义,

还是实力,赵高拿什么和两人斗。

“店家,扶苏与蒙恬可曾领兵杀回咸阳?”

“这个-並没有,虽然蒙恬怀疑这其中有诈,也曾劝说过扶苏先打探清楚情况再说,但是扶苏却认为父让子死,子不得不死,於是便自尽了。

扶苏死后,蒙恬自然也独木难支,被迫下狱,最终自杀。”

“愚蠢!”

贏政暗骂一声。

他万万没想到,事情的发展,竟会如此。

现在的他,其实大体上已经能够猜到,为什么当初他会將扶苏发配到上郡,去和蒙恬待在一起了。

明面上看,他是因为扶苏的劝諫,而恼羞成怒,

作为被他寄予厚望的长子,將扶苏发配到上郡,可以说为了扶苏好。

一方面,他的这位长子,实在是太过仁义,刚好凭藉此机会,与蒙恬多接触接触,让蒙恬好生教导他。

另一方面,只要扶苏与蒙恬都在,大秦就乱不起来。

任何宵小之辈想要作乱,都得看三十万大秦精锐答不答应。

结果扶苏竟然自尽了。

这一自尽影响深远。

不仅是扶苏蒙恬两人的性命没了,他理想中的布局,也因此土崩瓦解。

更严重点,扶苏的这一自尽,直接断送了大秦数十代的基业!

隨后,贏政也回忆起刚刚提到了赵高的所作所为。

能够將大秦的两位肱股之臣,玩弄於股掌之间。

好啊,好样的。

贏政现在心里也打定了主意。

赵高必死。

“赵佗,你可能想不到,那位一统六国,曾经建立不世大秦的秦始皇贏政,在死后的待遇究竟有多惨。”

『死后的待遇?不是有始皇陵吗。

“我所说的不是这个,你要知道,当时秦始皇可是在东巡的路途中死亡的,当时乃是酷暑,为了稳定臣民,只能秘不发丧,而为了掩盖车上的臭味,便命人买了咸鱼,装与车上,以咸鱼的臭味来掩盖尸臭。

谁曾想,生前无比风光的秦始皇,最终竟然与咸鱼一同发臭。”

贏政的面容此刻略微有些扭曲,嘴唇紧抿,牙齿发出咯咯的响声,眼中布满了血丝。

没想到,他身死后竟然遭受如此待遇。

这一切,肯定与赵高脱不开关係。

“之后,秦二世胡亥即位,不得不说,你们大秦啊,虽然灭亡与秦始皇有著一部分的关係,但是说到底,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还是胡亥。

在其任上,他残害大臣,兄弟。

除了將兄弟全部处死,大秦一系列的重臣,诸如蒙恬蒙毅,李斯冯去疾等,也都被其所杀。

之后更是耽於享乐,將朝野大事全都尽数交给赵高处理,最终使得赵高权倾朝野。

在面对著已经对自己升起不满与怀疑的胡亥,赵高也是没有犹豫,直接就弄死了胡亥。

可以说,你们大秦的灭亡,与赵高可脱不开关係。”

將兄弟尽数处死?

贏政没想到,被他疼爱有加的胡亥,竟然会干出杀害兄弟之事。

只片刻的功夫,他就锁定了癥结所在。

这一切,和赵高脱不开关係!

“当然,赵高的存在,仅仅是加速了你们大秦覆灭的速度,说到底,最终还是因为大秦的暴政,致使百姓们活不下去,最终只能被迫揭竿而起。

不过,这对於你来说,也无力改变,所以说,不妨想想看你的后路。”

正在考虑如何处置赵高的贏政,听到张泊的问题后將头抬起。

“店家,我不需要后路,只希望能够改变大秦二世而亡的结局,现在你已经告知了我有关大秦之后的发展,那是不是意味著,我能改变这一切。””

“你?”

张泊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前的赵佗。

“不行?”

“这是为何?”

“因为你的身份问题,现在的你,仅仅是大秦一个將领,而涉及到改变大秦的话,势必要经过秦始皇的同意,但是秦始皇—“

张泊话说道一半,便止住了。

倒不是说张泊针对秦始皇,虽然以后世的眼光来看,秦始皇的贡献极大。

但是在古代,在秦朝的百姓看来,秦始皇可就是妥妥的暴君。

如果“赵佗”与这么一位暴君商谈说要改变大秦,一个不好,恐怕自己也要搭进去。

贏政也听出了张泊对他似乎是颇有微词。

他刚想追问一番,一旁的刘彻这时开口了。

“赵佗,別想拯救什么秦朝了,不如投靠我大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