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农家乐通古代,开局接待刘关张 > 第282章 惊讶的赵佶

第282章 惊讶的赵佶

赵估望著站在李格非身后的李清照,眉头微皱,脑海中在不停地思考著这个名字。

修然,赵信的脸上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莫不是写下了那两篇《如梦令》的李小娘子?”

作为平日里与文人墨客交情匪浅的赵估,自然也是听说过这两首词的大名。

他就说,为什么先前虽没有见过李格非,但是却仿佛听到过李格非的名字。

因为在问及这两首词的作者时,別人的回答,是礼部员外郎家李格非家的李小娘子所作。

现在看来,这位李小娘子不仅在诗词方面颇有建树,而且在绘画方面都卓尔不群。

当即,赵信看向李清照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感受到赵信的目光,李清照面色如常,微微欠身道,

赵信此刻脸上满是欣赏。

他平日里最是喜欢与有才学之士交流,而李小娘子,显然就是才学之士。

他当即升起了想要和李小娘子结交一番的心思。

“李小娘子,不知你平日里可有空暇时间,不妨可以到端王府中中坐坐,交流一番诗词歌赋,

绘画技艺。

对了,李小娘子,不知道你的那些绘画工具从何处获得?难不成也在张择端处?”

赵估话音未落,就感觉到后脑勺被人拍了一下。

赵煦的声音在他身后传来。

“老十一,你太失礼了,有什么问题之后再说吧,我们现在要出发了。”

赵煦都发话了,赵信自然也只有点头称是。

一灶香的时间后。

原本有些打睡的赵估,精神陡然一振。

这是什么情况。

他记得,刚刚他还身处在李格非的书房之中,但是,为什么突然一下子来到了野外。

旁边,似乎还有一间食肆。

“六哥,这就是刚刚提及的那个后世食肆了吗?”

赵信有些不敢相信地和身旁的赵煦確认道。

“没错,走吧,带你去见一见这食肆的主人,记得,低调行事,不可失礼。”

“是,六哥。”

赵佶此刻怀著浓浓的好奇。

难不成这里当真是大宋的九百年后?

不过,联想到刚刚那匪夷所思的情况,赵估便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了期待。

跟隨著赵煦进入食肆,赵估的目光就在一刻不停地环顾四周。

整个院子占地不大,不过却乾净整洁,墙根边上,还种著一些他未曾见过的瓜果蔬菜,

募然,赵信发现,院子里的屋檐下,有一人躺在一个不知名的器物上,双脚搭在一起,不住地抖动著。

这难不成就是六哥所说的店家吗?

同一时间,躺在躺椅上,玩著刷著视频的杨广,也发现了北宋眾人的到来。

“咦,赵煦,你回来了,你身后那人,难不成就是你那弟弟,宋徽宗赵估。”

嗯?

眼前的这位“店家”,竟然直呼六哥的姓名。

赵信不由得眉头一皱。

不过

赵信望向身侧赵煦的面庞。

六哥神色如常,似乎並没有在意此事一般。

等等,刚刚这人的口中说什么!

宋徽宗赵估!

这是他的庙號?

难不成,他真成了大宋的官家?

对於隋朝的杨广能说出宋徽宗一事,赵煦已经是店家告知了杨广一事。

“行了,杨广,既然你已经知晓了我弟的名號,那我就不给你过多介绍了。

老十一,我来给你介绍一番,这位乃是隋朝的晋王杨广。”

当即,赵信的脸上露出了一抹难以置信的神色。

“六哥,你说—他是隋煬帝杨广。“

顿时,杨广就有些不乐意了。

別人称呼他隋煬帝也就算了,结果这个十大昏君的宋徽宗竟然还称呼他为隋煬帝。

这简直是不能忍!

“赵佶,我是晋王-不,过段时间,就是太子杨广,可不是什么隋煬帝杨广,你小子可得给我记好嘍。”

杨广说完,挥舞著拳头在赵估的面前晃了晃。

虽然说,他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武將,但是像眼前赵信这般的。

他有信心,能够打十个!

杨广那略带威胁的语气,令得赵估汕汕一笑,向后缩了缩。

而赵煦,面对著刚刚赵信所提出的问题,也是开口回应道。

“老十一,你也听到了杨广刚才说的了,现在的他可不是隋煬帝杨广。”

“六哥,那为何——已经死去四百余年的杨广,会出现在此地。”

“我们能够出现在后世,那为什么隋朝的杨广不能出现在此地呢,不仅如此,歷朝歷代都有人来过此地。

例如汉代的武帝刘彻与刘备,唐朝的李承乾与李白都能来过此地,甚至,我们也能够前往他们的朝代,就如同我们即將要前往南宋一般。”

前往他们的朝代!

赵估在经过短暂的愣神之后,脸上便涌现出一抹狂喜。

这可实在是太有趣了!

“当然了,你如果要想前往其他朝代,还得等上些许时间?”

“六哥,莫不是因为南宋之事。”

“没错。”

回答完赵估的问题,赵煦便又將目光转向坐直身子的杨广。

“杨广,不知店家现在身在何处。”

“店家刚刚在菜地里摘了些瓜果蔬菜,正在厨房里忙忙活呢。”

“老十一,李小娘子,那我们便进入屋內等待吧。

赵煦说完,便领著一行人进入屋內。

原本赵信都已经跟著赵煦坐下了,但是隨著眼眸的四处打量,他注意到了那面不一般的墙壁。

来到墙壁的面前,赵信抬头向上看去。

“五銖钱,开元通宝,绍圣通宝,嗯?大明通行宝钞是什么玩意?这长得倒有些像我大宋的交子,但是看上去明显不是。”

赵估念叻了一声,並未在大明通行宝钞宝钞上有太多的停留,而是脚步轻移,顺著墙壁的方向继续向后看去。

很快,他的目光就被一物吸引1

“又是唐朝开国县公虞世南的字帖?而且,貌似又是真跡。”

瞬间,赵信想到了先前他六哥赵煦所提及的那件事。

难不成店家这的字帖,与李小娘子家的字帖,都是虞世南亲手书写的。

想到这,赵信的心臟有些止不住的“砰砰”乱跳起来。

按照六哥的说法,他不仅是能够看到虞世南亲手书写的书法,甚至,还能够亲眼见一见虞世南甚至,不止是虞世南。

他还能够见到与虞世南齐名的书法大家欧阳询,褚遂良,绘画大家阎立本。

而且,他所能去的朝代可不止初唐,还有盛唐。

书法大家顏真卿,张旭,绘画大家吴道子,张萱、周肪,他都能见上一见。

念及至此,赵信脸上的激动之色愈发浓重,

怀著此等心情,赵信继续向后。

不过,也正因为赵估的心潮彭拜,导致他並未注意到脚下的一只盒子。

结果就是他被绊了一下,跟跪著衝出几步,差点摔倒,所幸他及时稳住了身形。

他低头看向那个给他造成大麻烦的物件。

那是一个半开的大盒子,並不大,成年男子双手就能抱起。

赵信挠了挠头,走到了盒子旁边。 透过半开的纸盒,他看到了盒內的事物“玉璽?”

赵信半蹲下身子,將手伸入其中,从里面將一个“玉璽”一般的事物拿出,便开始了细细打量。

『玉璽”大约方形四寸,上面还有五龙交钮。

赵估用手掂量了一番,便感觉这个“玉璽”有些不对劲。

他也没有怎么细想,而是將“玉璽”倒置过来,观察其下面的字体。

他想看看,这枚“玉璽”是那个朝代的產物。

不过,在看到玉璽下方的那八个大字后,赵估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差点將“玉璽”扔出去。

他没有过多的思考,而是迅速站起身,忙不叠地来到了赵煦的身边。

“老十一,別乱动了,静待店家来吧。”

“六——六哥,我发现了一个宝贝!”

赵信现在是无比兴奋,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宝贝?”

赵煦神色如常,对於赵信的话语,他倒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以店家这里的神奇之处,发现什么都情有可原。

见赵煦神色如常,赵估双手止不住地颤抖,哆哆嗦嗦地將手中的“玉璽”递了过去,隨后便一脸期待地看向自家六哥。

赵煦第一眼也认为赵估拿来的是一枚玉璽,不过入手后,他便感觉到重量不对。

较之一般的玉璽来说,有些轻了。

当然,赵煦也没有深究下去,而是如同赵估一般,看向了“玉璽”底端的铭文。

“玉璽”底端,只有八个小篆写成的字体。

受命於天,既寿永昌。

赵煦直接亚麻呆住。

他可是太清楚这意味著什么了。“传国玉璽!”

赵煦口中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呼。

躺在屋檐下躺椅上的杨广,放下手机,侧过身子看向屋內。

他刚刚好像听到赵煦说道传国玉璽。

问题是传国玉璽有什么好惊讶的,他大隋就有一个。

晃了晃脑袋,杨广並没有过多的关注此事,而是继续躺下,刷起了视频。

屋中的赵煦难掩脸上的惊讶。

因为手上的“玉璽”,並不是歷史中记载的金镶玉玉璽,而是一整块玉璽。

联想到来此的朝代,玉璽的来歷就只有一种可能。

汉武帝刘彻。

可是

传国玉璽作为传世的象徵,会什么会被送来后世,又被店家放置在那个不起眼的小盒中。

“官家,这並不是真的传国玉璽,只是一个用陶瓷製成的仿製品。”

坐在长凳上的李清照在一旁解释道。

“假的?而且是用陶瓷仿製的?但是这陶瓷的应用也太惟妙惟肖了吧,我大宋的陶瓷可做不到此等效果。”

赵煦感慨归感慨,他还是很快的接受了这一事实不过,他还是感觉到异常惊奇。

將整个“玉璽”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查看。

就在这时,张泊端著一个不锈钢盆,走出了厨房。

他第一眼就看到了躬著身子的赵佶。

现在的赵估,年纪倒是不大,也就十七岁左右的年纪,不过古人一般都长得极为成熟,所以看上去倒像和他一般大了。

缓步来到桌边,將不锈钢盆放置在桌上,张泊也招呼起门外的杨广进来一同分享。

赵信看著铁盆中的各式瓜果蔬菜,除了甜瓜他认识外,其余的他都不认识。

“店家,这印璽是如何製成的,简直就和真的一样。”

“这个啊,是用3d列印製成的。”

“三弟列印?真是个奇怪的名字。”

隨后,赵煦低著头看向了手中的“玉璽”。

“店家,既然这玉璽是仿製的,那原型,想来就是汉武帝的传国玉璽了,不知这个玉璽较之汉武帝的传国玉璽相似度有几何。”

赵煦也打定了主意,如果有七八成的话,他就可以將之带回大宋。

“相似度应该可以到达九成五以上。”

“九成五以上!”

当即,赵煦紧了手中的传国玉璽。

“店家,不止我可否將这个带回大宋。”

“隨意,反正我那里还有好几个呢。”

“好几个———

赵煦这下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这时,张泊的的目光落在了站著的赵信身上。

“端王赵佶是吧。”

这时的赵佶,记得六哥的嘱託,对著张泊拱手道。

“赵估见过店家。”

张泊微微頜首说道。

“想来你六哥已经告诉了你此次的行程了。”

“是的,我们此行要前往南宋。”

见赵信知晓,张泊便不再多言,而是拿著一个大番茄啃了起来。

赵信看著左右都在拿著盆中之物享用,虽然他也想吃,但是现在他的心中,可是还縈绕著许多的问题。

因而,犹豫片刻,赵信开口道。

“店家,据六哥所言,我以后会成为大宋的官家?”

“没错。”

“那为什么是我呢,按道理来说,六哥正值壮年,就算再执政个数十年都没有什么问题,隨著子嗣长大成人,我也不可能成为官家的啊。”

对於自己成为官家一事,赵信到现在还有些难以置信。

“因为你六哥早逝,所以你就被推选为新的官家了。”

“六哥早逝!”

赵估一脸吃惊地看著身旁的赵煦。

二哥如今才二十三岁的年仅,竞然早逝“不过,现在你的六哥,已经脱离了歷史发展的轨跡,也就不会早逝了。”

这下子,赵佶鬆了一口气。

他现在的端王生活,可是极为不错,根本就没必要成为官家。

因为官家的责任可是巨大。

一旦成为官家,整个大宋二十三路,可都將在他的肩上扛著,他可承受不住如此大的压力。

念及至此,赵信又意识到了一件事。

“店家,目前我要前往的南宋,距离元符二年,只有二十八年的时间,难不成,我是北宋的末代官家?”

“是的。”

得到张泊回復的赵佶,当即有些痛苦地抱住头颅。

事情果然向最坏的方向发展了。

“是我,將大宋的百年基业毁於一旦吗?”

“行了,赵估,那些都是原本歷史上应该发生的事情,现在歷史已经发生了改变,你就安心地当你的端王即可。”

赵估双手一松,將头抬起。

对啊。

现在六哥不会早逝,而他也就不会当上大宋的官家,大宋也不会在他手里灭亡。

而他现在只需要当他的端王即可。

什么官家之位,对於他来说,並不重要。

因为他还有著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做。

前往其他朝代,与歷史上的那些名人促膝长谈。

这才是他该干的事!

“赵煦,將赵信带到南宋后,接下来的打算是——”

“店家,我准备和老十一去一趟扬州府,去见一见他的那位『好儿子』。”

“啊?六哥,我的儿子?”

赵信有些错地看向赵煦。

他现在可是成婚並未有多久,一个儿子可都还没有呢。

“没错,老十一,你的『好儿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