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朱高燧承认了自己的身份,朱標微微頜首。
“高燧,你此次跟隨高煦前来,是不是想要见老四一面。”
朱高燧也坦然地承认了。
“是的,大伯。”
“行,我这就將你们带去洪武朝。”
本来朱標是准备要找店家询问些事情的,不过见著两兄弟如此急切,他还是决定,將这两兄弟先行送到洪武朝。
“谢谢大伯。”
兄弟两人齐齐说道。
一灶香的时间后,三人已经身处紫禁城中。
“高煦高燧,老四今日恐怕有要事,你看你们是几个时辰再去见老四,还是怎么说。
“大伯放心,我肯定是不会给爹添麻烦的。”
朱高煦都这么说了,那朱標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望著兄弟骑马离开的背影,朱標也再度踏上了前往农家乐的道路。
两人骑马行进了约半个时辰,就来到了燕王府。
朱高看著眼前这座熟悉的府邸,不自觉地发出了些许感慨。
虽然他是在北平府出生,大部分时间也都待在北平府,但是每到正旦,中秋等节日,
他们一家都会从北平府前来应天,在眼前的这座燕王府中暂住一些时日。
可以说,即使他现在没有进入燕王府,但是对於燕王府的一草一木,他全都瞭然於心。
想到要见到年轻时候的老爹,朱高燧心中难免有些紧张。
朱高煦也是注意到朱高的情绪。
“老三,紧张什么,別忘了,老爹现在才二十二,你现在可是二十四了,严格算起来,他还得管我们叫一声兄长呢。”
朱高汕汕一笑。
二哥没心没肺惯了,这种话,恐怕也只有二哥说的出来。
“行,二哥,我知晓了,快些进去吧。”
朱高煦这时候突然转过头来,对著朱高叮嘱道。
“老三,切记,我叫项羽,你叫项庄,別搞错了。”
万一老三喊错,被老爹听到。
那就全完了。
“行行,二哥,你快走吧。”
就在朱高燧催促著朱高煦进入汉王府时,就见一人从府中骑马走出。
朱高燧盯著走出之人看了几息的时间,很快就確定了眼前之人的身份。
走出来之人,正是他的老爹,大明的永乐皇帝朱棣。
只不过是年轻版。
在朱高燧感慨的时候,朱高煦已经和朱棣打成一片了。
“燕王,看你的样子似乎要出门啊。”
朱棣见朱高煦前来,神情也是微动。
可以说,在如今的大明,他也算是年轻一辈中的依依者了。
除了三哥普王朱与他五五开之外,其余人皆不是他的对手。
不过嘛,眼前的“项羽”则是一个意外,即使是他,与对方对阵,还是有些吃力。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现在他与对方的关係较之第一次见面倒是亲近了不少。
而且,不知怎么,他隱隱感觉眼前的项羽竟然与他有些相象。
不对,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他像项羽才是。
“是啊,我准备去我岳丈那一趟,去商討一些事情。”
朱高这时候眼晴一亮。
老爹的岳丈,那不就是他的外公,大明开国六王之首,武寧王徐达吗。
这下子,朱高燧也升起了浓浓的兴趣。
洪武十八年,外公离世的时候,他年仅三岁,对於这个传说中,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的外公根本一点印象都没有,刚好可以趁此机会前往看一看外公的真容。
“对了,项王,西楚二年你不应该在齐国平叛吗,还有准备之后的彭城之战,怎么有时间来我大明。”
啊这——
朱高煦懵了。
他之前仅仅告知老爹,他叫项羽,年纪二十七。
但是老爹似乎根据这些消息已经推算出了“他”所处的时间了。
彭城之战他倒是有所了解,项羽三万打刘邦五十余万,大获全胜。
西楚二年是哪一年?齐国平叛又是怎么怎么回事?
他不到啊。
“燕王,目前我兄已经留部將继续攻齐,自己则是已经准备好率兵迎击刘邦。”
一旁的朱高燧见朱高煦整个人陷入呆滯,便知晓老爹的问题二哥一概不知,於是他便开口说道。
听到朱高燧的回答,朱高煦的脸上满是惊喜。
看起来,这次將老三带来属实是最明確的决定。
要不然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老爹的问题。
不错,有老三这个军师在此,合两人之力,应该不会被老爹看出什么破绽。
朱棣点了点头。
对於眼前的这位“项羽”的处理手段,他觉得並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现在对“项羽”威胁最大的就是刘邦,只要按死刘邦,那么其他人就不足畏惧。
朱棣这时候也是注意到了刚刚说话的朱高。
根据店家所言,能够前往其他朝代,眼前之人就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不知这位是?”
“这是我弟朱——项庄。”
朱高煦只感觉自己的舌头有些打结。
差点就將老三的名字顺口说了出来。
“哦,项庄?”
朱棣看向面前的这位名叫项庄的年轻人。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他还是知晓的。
但是为何眼前的项庄与项羽一般,让他生出一种別样的情绪。
面对著自家老爹的眼神,朱高燧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
虽说相较於老爷子的眼神,现在的老爹眼神显得尤为清澈,但是还是让朱高燧有了一种被看穿的错觉。
“燕王,我们兄弟两人想跟隨你一道前往,不知方不方便。”
位於朱高煦身后的朱高燧直接给朱高煦竖起了大拇指。
二哥正好將他想的给说了出来。
“行,没问题。”
三人一道,向著魏国公的府中走去。
此时的魏国公府中,极为热闹。
信国公汤和,曹国公李文忠等人皆是来此。
“思本,你怎么把九江也带来了。”
汤和见李文忠竟然带著他的长子李景隆,向李文忠询问道。
“哼,九江这小子,平日里懒散惯了,我这次回来,可是要好好教导他一番,这不,
这次我们进攻事宜吗,我就將这小子带上了。”
在李文忠说话的同时,李景隆的目光正在院子里搜寻著什么一般。
很快他就找到了自己的自標。
他的好友,徐允恭。
而徐允恭也在向他招手。
见老爹已经和两位国公坐下来喝茶聊天,李景隆便手脚地来到徐允恭的旁边。
“九江,你怎么了。”
看著李景隆的走路姿势极为怪异,徐允恭忍不住询问。
“允恭,別提了,好不容易盼到爹回来,结果二话不说,就將我揍了一顿,我屁股到现在还疼呢。”
“那九江,你可曾从你爹口中知晓他们这段他们的去处。”
“,允恭,魏国公也没和你说吗,我爹也没和我,不过,爹在打我的时候念叨著什么五十万打不过一万,我甚至都不知道爹在说什么,就挨了一顿打,话说,允恭,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五十万打不过一万?
这听上去怎么这么像带兵打仗啊。
不过应该不是。 好互李景隆也是曹国公的嫡长子,怎么可能会打出如此丟人的战绩。
既然不是战绩的话,那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允恭,你看,又有人来了,是燕王殿下。”
李景隆的呼喊声打断徐允恭的思考。
徐允恭抬头望去,就见到他的姐夫朱棣领著两人走进院门。
徐允恭看著出现的三人,眼晴瞪得老大。
姐夫这么和他身后的两人这么相像?
这是什么情况?
与此同时,朱高燧如同好奇宝宝一般打量著周围的一切。
这魏国公府,不同於燕王府,他之前可没怎么来过。
“二哥,那人是不是外公?”
朱高压低声音,指著坐於首位的一人说道。
“没错,除了外公之外,另外两位是信国公汤和以及曹国公李文忠。”
朱高燧这下子也不由地轻喷一声。
能见到活看的这几位,可是不太容易。
略微感慨一番,朱高燧就发现了有人在盯著他们。
“二哥,你有没有那两个少年有点眼熟啊。”
“眼熟?”
朱高煦顺著朱高燧的方向望去,就见到了堂前门口站著两人。
“老三,確实眼熟,怎么,你知道他们是谁?”
“二哥,你有没有觉得,那两人有些像徐辉祖与李景隆。”
“啊?”
朱高煦有些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看向朱高目视的方向。
“老三,你別说,可能还真是徐辉祖与李景隆。”
谈及徐辉祖,即使是朱高煦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这位舅舅確实得到了外公的真传,作为建文帝的忠实拥是,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他们的数次折戟,也都与徐辉祖有关。
要不是建文帝自己疑神疑鬼,恐怕最后靖难之役能不能胜利,还是一个未知数。
所幸,最终的胜利还是属於他们的。
当然了,虽然胜利了,但是身为建文帝忠实拥的徐辉祖没有被杀,因为他太特殊了不仅是开国六王之首徐达的嫡长子,还是他们母后的弟弟,当今的国舅。
因此,永乐五年的徐辉祖就待在了应天府的魏国公府中养老,最近的一段时间,似乎是传出了臥病在床,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至於李景隆嘛,不提也罢。
虽然与徐辉祖地位相当,但是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率军与他们交战,一次都没有贏过。
最后开城投降,倒是被老爹列为功臣。
可不是功臣吗,给他们送兵送装备。
甚至他都怀疑,自家老爹是不是和李景隆打成了什么交易。
不过,具体的事宜,恐怕只有老爹自己才知道。
跟著朱棣的兄弟二人,来到了三位国公的面前,对著三人一一拱手。
三位国公也和朱高煦极为相识了,不过对於朱高煦带来的朱高燧却有些陌生。
“项王,这位是?”
徐达开口向朱高煦说道。
听著外公喊自己项王,朱高煦感觉到一阵汗顏。
“这位我弟项庄。”
三位国公均是露出瞭然之色。
在外偷听的徐允恭一头雾水。
什么项王,项庄的,难不成项羽?这怎么可能?
但是徐允恭伸出脑袋,就见到在场眾人均是神色如常,显然对於这两人的身份並没有怀疑有问题,有大问题。
朱高煦隨著朱棣落座,见场上似乎还在等人,於是压低声音,对著身边的老爹说道。
“燕王,似乎在等人。”
“没错,在等一位叫道衍的和尚。”
道衍那老和尚也来?
“二哥,你刚刚和爹聊什么呢。”
“现在在等人,至於等谁,你马上就知道了。”
见朱高煦一脸坏笑,朱高燧一头雾水。
等人,会是谁呢?
没有给朱高燧思考的时间,朱高煦便拉著朱高燧来到外面的庭院活动了一番筋骨。
然后他就看到了在屋外偷听的徐允恭。
面对著自己的舅舅,朱高煦升起了一丝恶趣味。
“徐辉祖是吧?”
“嗯,徐辉祖是谁?”
徐允恭一脸疑问地看著眼前这位名叫“项王”的男人。
“二哥,徐辉祖现在还不叫徐辉祖,洪武二十一年,朱允灼被立为皇太孙后,因为避讳的关係,才改名为徐辉祖,现在的他叫徐允恭。”
朱高燧在朱高煦的耳边轻声说道。
朱高煦一拍脑门,露出恍然之色。
“差点忘了这一事。”
隨后,他看向徐辉祖。
“你是徐允恭。”
徐允恭顿时瞪大了双眼。
“你认得我?”
“嘿嘿,那是当然。”
数次將他们打败,他能印象不深吗。
“那我呢,那我呢。”
一旁的李景隆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
“你是李景隆。”
“不知项王为何认得我们,难道是从父亲口中得知?”
徐允恭想朱高煦拱了拱手说道。
朱高煦嘿嘿一笑,並没有直接回答。
“这个问题,你们以后就会明白。”
朱高燧看著自家二哥逗两人玩,无奈地扶了扶额头。
永乐五年,这两人的关係与他们可算不得有多融洽。
就在这时,院门口,走进来了一位身穿黑色裟衣的光头和尚。
看到来人的一剎那,朱高燧的嘴巴张得老大。
他万万没想到,会在此地见到姚广孝这老和尚。
该不会,等待之人,就是姚广孝吧。
朱高燧觉得,他有些看不懂这大明了。
与此同时,道衍也看到了场上的朱高煦,
这段时间,他从永乐朝的汉王朱高煦口中了解到了许多有关自己的消息,得知自己成功“屠龙”之后,道衍十分欣慰。
当然,他也不想屈居人后,既然永乐朝的他“屠龙”成功,那洪武朝的他就“扶龙”
走出一条与永乐朝不一样的道路。
“三位国公,燕王,汉——”
“道衍大师快请进快请进。”
朱高煦打断了道衍的言辞,直接將道衍引了进来。
再让道衍这老和尚说下去,搞不好他费劲心思隱藏的身份,就要被这老和尚扒个精光。
虽然朱高煦的行为有些失礼,但是在这里的都是武人,也就谈不上什么繁文节。
如今见到道衍前来,徐达也不废话,直接从身后拿出了一张卷著的地图,將之摊开在面前的桌子之上。
在场所有人,齐齐围拢在地图的旁边,即使是徐允恭与李景隆也不例外。
朱高煦与朱高燧两兄弟略微扫视了一番眼前的地图,他们便齐齐愣住。
这地图不对吧。
虽然较之永乐朝的地图,眼前的这副地图极为详尽。
但是,这后金是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