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没想到,自家老爹已经年过半百,身体依然如此硬朗。
等到两人再次回到紫禁城时,自己已经气喘如牛,但是老爹依然面色如常,只是脸上多出了一抹红晕。
“来人,派人前往北平,去將燕王“请”回来,就说事关征北元事宜。”
“是。”
朱標见状,赶忙上前劝阻。
“爹,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標儿,你还在为老四说话,你没听那店家说的吗,老四都造反了,怎么,你的意思是说,那店家在骗咱。”
这个
严格来说,店家说的也並不是假话,
“爹,四弟造反也是有苦衷的。”
“苦衷,什么苦衷?標儿,你不要忘记,老四造的可不是別人的反,是你的儿子允的反,你怎么不考虑考虑允的苦衷呢。”
“爹,这一切都是允灼太过逼迫所导致的。”
当下,朱標也是將他从史书上看到的事情告知了朱元璋。
朱元璋在听到朱標的讲述之后,神色也是稍缓,
他也是万万没想到允竟然会做出此等之事。
不过,只沉吟片刻,朱元璋又向朱標拋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標儿,你就没有想过,你那所谓的歷史,是经过老四篡改的。”
这確实,虽然书中大部分內容都准確无误,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內容在朱標看起来有些问题。
就比如书中记录,在洪武朝后期,父皇就曾不止一次展露过想要立四弟为储君。
问题是现在才洪武十五年,朱標也不確定在他死后,父皇究竟有没有真的动过立老四的念头。
那时候老二,老三都相继死亡,身为老四的朱棣便是长子,理论上也有著被立为储君的资格。
对於未发生的事情,朱標也没有妄加揣测。
“况且,標儿,老四造反之后,你说说看他是怎么对待你的子孙的。”
朱標开始回忆他在书中看到的內容。
根据书中所言,他一共会有五个儿子。
老大朱雄英,早逝,老二朱允,失踪,老三朱允熥,囚禁在凤阳而死,老四朱允灯,同样囚禁於凤阳而死,老五朱允熙,失火被烧死。
可以说,似乎没有一个善终的。
难道老四真的变了?
见朱標陷入思考,朱元璋的神色也是恢復了往日的常態。
“行了,標儿,你也不用过多担心,我不会拿老四怎么样的,旨在敲打敲打他,別让他生出什么其他的心思,好好的为你镇守北方。
还有你的其他几个弟弟也是,原以为老四会让我省点心,却没想到他竟然干出此等之事,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过后,便不再多言。
一切等到老四回来再说。
这日一大清早,张泊將农家乐的大门锁上,刚坐进老头乐,准备前往县城採购一批物资,就见到不远处的村子道路上走来一人一马。
眯起眼晴看去,就见到骑在马上之人似乎是一位身著古装的年轻人。
一手拉著韁绳,一手提著一只酒壶,时不时对著酒壶吹上一口。
看起来颇为瀟洒。
难道又来了一位古人?
会是谁?
难道是李白? 想到此处,张泊从老头乐中下来,静静的看向对面向著农家乐的方向缓步走来。
行至跟前,张泊也是看到了对方的具体形象。
年岁看起来和他差不多大,留著两撇性感的小鬍鬚,身上的穿著,在张泊所见过的这么多古人当中,也可以算的上顶尖的存在。
就在男子在张泊眼前走过时,突然男子身子一歪,就要从马上坠落下来。
张泊见状,赶忙来到马匹侧面,止住了男子的下坠之势。
看著对方似乎不省人事的模样,张泊也是轻舒一口气。
从这么高的马背上摔下来,不死也残。
幸好他眼疾手快,不然他的农家乐门口就要见血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將对方扶下马,张泊听到,似乎眼前的男子口中还在轻声念叨著什么。
將耳朵凑至对方的身前,静听片刻,张泊听到了男子口中的话语。
似乎是母亲。
如此看来,似乎是因为有关母亲的伤心事,这才借酒消愁。
嗯,倒也是个性情中人。
考虑半响,张泊还是决定將其搬回农家乐中,毕竟对方的身份未知,万一报警,发现其是古人,那就糟糕了。
一切还是等他酒醒后再说吧將对方扶到树下的躺椅上,简单地调配了一些蜂蜜水餵其服下,接下来就是等他醒酒了。
约莫半个钟头后,躺在躺椅上的男子悠悠转醒,
睁开睡眼迷濛的眼睛,男子扶了扶额头,却发现今日完全没有以往的那种头疼欲裂的感觉。
著实奇怪。
一瞬间,男子注意到他所处的地方似乎有点不对劲。
似乎是一间食肆。
男子的目光在院子里略一扫视,就看到了在忙活的张泊。
“店家。”
听到有人呼喊自己,张泊看向了躺椅的方向,果然,那个他搬运回来的人醒了。
张泊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来到了对方的身边。
他现在已经有了大概的猜测。
喊店家的一般可以看做是古代人。
现代人都是喊老板。
见张泊来到身前,男子抿了抿略微乾裂的嘴唇说道。
“店家,这里是何处。”
“这里是我的农家—食肆,不知客官怎么称呼。”
张泊的目光落在了对方那一身华丽的服饰上,古人能穿得起这种品质衣服的可是不多,就是不知道他又是哪位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
“孤——店家喊我李高明即可。”
这名字属实陌生,不会和宋应星一开始说的名字那样,又是名与字的组合吧。
想到这,张泊就一阵头疼。
他当即拿出手机开始搜索起李高明的资料。
与之前搜索宋长庚一般,搜到了净是一些现代人人名。
当然,现在的张泊已经轻车熟路了,他在李高明的后面,加上古人两字,很快就將结果搜了出来。
看著结果,张泊顿时有些目瞪口呆。
眼前这人的名声,可以说在歷史上赫赫有名。
李高明,就是唐太宗的废太子,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