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一年,五月二十七日。
辰时正。
天朗气清。
泷州。
刺史府,书房。
李承乾坐在案几旁,看着从广州发来的一封信笺,微微皱眉。
这信,是张良所写。
信中内容是说岭南道在这个月内,突然多了很多探子、商人。
根据张良所言,这些探子都是多股势力派来的眼线,而那些商人有好多人都是军中士卒伪装而成。
目前,张良和陈善弘没有打草惊蛇,选择观望,不过,他们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而是派人盯住了这些探子和商人。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信笺,目露思索。
很快,他就立即写了一封信,信中交代张良和陈善弘将这些人全都看住了,不能放他们离去。
一封信写完后,他立即派锦衣卫加急送往广州。
做完此事,李承乾又看了一下这几日的泷州政务,其实,也没多大事情,无非就是下面的一些官员递交上来的投靠之类的奏疏。
看多了这类奏疏,李承乾面露不耐。
他放下这些奏疏,起身走到门外。
抬头望天,烈日高悬。
刺眼的光芒,令李承乾收回了目光。
转而他又想着韩信大军出征林邑国一事,距离大军出发,至今也有一段时间了。
对于韩信的领军才能,李承乾一向都是信得过的,根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事情。
只是,想到自己真正要反攻大唐还需要多等一段时间,李承乾就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
如今,他必须要等待。
想到长安的李世民、李泰等人,李承乾眼中泛着冰冷的寒光。
待到他称帝的那一刻,就是挥兵之时。
早日拿下大唐,这样一来,他就能够早些继续前往下一个世界,他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所有的世界,如此一来,他最后就可以成仙了。
时间飞逝,转眼间,两个多月过去了。
这一日,正是七月二十七日。
李承乾接到了韩信派人送来的捷报。
看到韩信在捷报中所言,他已经率领大军拿下了整个林邑国后,李承乾没有丝毫迟疑,就带人离开了泷州,往广州方向而去。
而且,韩信留下一支人马在林邑国,正在返回岭南道广州的途中。
另外,张良安排治理泷州政务的官员也早已在几天前就位,见过了他。
对于张良安排的人选,李承乾没有任何异议。
返回途中。
李承乾带着毛骧等人星夜奔驰,几乎没有休息。
直到八月十二日之时,李承乾一行人才在夜里到达广州。
若不是途中下了一场大雨,他们或许还可以更快。
既已到达广州,李承乾一行人直奔刺史府,并在第一时间让人将张良、萧何、陈善弘等人找来,在书房商议事情。
此时。
李承乾坐在案几旁,张良、萧何、陈善弘、高俅、毛骧等人分左右两列站立着,纷纷望向李承乾。
“朕的韩大将军已经拿下了林邑国,按照原定计划,朕将在韩信大军返回广州后的第二日登基称帝,并发布反攻大唐的檄文。”
此话一出。
张良、萧何、高俅等人没有一点意外,唯有陈善弘精神一恍。
“陛下,不知国号——”
陈善弘还没有说完,高俅当即回道:“自然是大唐。”
“敢问陛下如今我方军队有多少人?”陈善弘问。
李承乾不假思索地开口道:“韩信大军拿下林邑国,加上岳飞这几个月征兵,目前,我军至少有二十三万人。”
“嘶!”陈善弘目光瞪得滚圆。
他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
紧接着,陈善弘目光骤然大亮,如今他们的军队完全可以跟朝廷大军扳扳手腕,未必没有希望打赢。
这些时日以来,无论是张良、萧何、岳飞,还是韩信,他们的才能都折服了陈善弘,尤其是韩信和岳飞,他们用惊人的战绩告诉他,他们很能打,不比朝廷军队将领差。
这样一想,陈善弘的信心更加十足。
更重要的是,大军的粮草并不缺少,这个很关键。
“陛下,若是反攻朝廷,并打进长安,在臣看来,还是有很大希望的。”陈善弘躬身说道。
李承乾闻言,不急不缓地开口道:
“不,我们必须打赢。朕以后要在长安太极殿上朝。”
陈善弘没有多言,但心中却是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陛下,韩大将军在回来的路上,臣觉得登基一事,有些事情可以提前准备了。”张良从容开口。
李承乾微微颔首,“没错。有些事情,可以提前准备,一旦韩信大军返回广州,朕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登基称帝。此事,就交给你了。”
“陛下,这广州附近的探子有不少,要不要”高俅边说着,眼中泛着一丝冷光,手里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李承乾将目光移到毛骧身上,神色平静,说:
“毛骧,此事交由你去办。朕要广州只有锦衣卫一个势力,至于其他势力,该拔除的拔除了,该抓的人都抓起来。若是跟朝廷有关的,留下活口,从他们嘴里问出一些有用的情报,若是问不出什么,就杀了。”
毛骧心神一凛,连忙点头:“诺。”
旋即,李承乾的视线移到张良身上,问:
“岭南道还有其他事情吗?”
张良面露微笑,“恭贺陛下。臣倒是有一件喜事要与陛下说。”
“哦何事?”李承乾面露疑惑。
张良笑着道:“朝廷派人来巡查岭南道,这些人全都被我们的人给拿下了。臣跟他们都见过了,这些人都很有才能,若是陛下将他们收为己用,那么,臣以为他们对陛下而言就是如虎添翼。不久后,陛下若是反攻朝廷,这些人也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他们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承乾目光一亮,“这些人都有谁?”
张良答:“有岑文本、马周等人。”
李承乾面露微笑,“这李世民倒是会给朕送人才。这些人,多多益善。有他们在,将来这政务上,朕也就可以少操心了。他们现在何处?”
张良看向了高俅。
高俅急忙开口:“回陛下,臣将这些人安排在了离这里不远的一个庭院里,并派人守着。每天更是好吃好喝地供着,臣可没有做其他的事情。”
李承乾轻点了下头,“此事,做得不错。明日辰时,你带他们来这里见朕。”
高俅笑着应道:“臣遵旨。”
李承乾低头沉吟片刻,说:“反攻朝廷的檄文,陈善弘、张良、萧何、高俅,你们都准备一份,朕会从你们写的挑一份,到时候,朕会传遍四海,望尔等能够认真对待此事。”
被点名的张良等人纷纷面露恭敬,齐声道:“诺。”
“没什么事情的话,就都下去吧。朕有些乏了。另外,让人给朕备点吃的,还有毛骧等锦衣卫,也都给他们备一份。”李承乾吩咐道。
“诺。”高俅应道。
“无舌呢?”李承乾皱着眉头问道。
张良等人纷纷不语。
稍顷,高俅低头回道:
“回陛下,内侍监之前在府中遭遇了刺杀。那刺客已经被我们拿下了。只是内侍监受伤颇重,如今还在床上躺着。多有不便。”
李承乾面色微变,“从刺客口中可问出来点什么?”
张良回道:“回陛下,臣等根据刺客身上的东西,还有说话的口音,认为来自关中,也即长安那边派来的。”
李承乾沉默了。
良久。
他才幽幽地开口道:
“这么恨我入骨的人,除了那个所谓的大唐太子李泰,朕实在想不到是谁了”
哼,李泰,你给朕等着。
等朕挥兵攻打进长安之时,就是你丧命之日!
李承乾的话一出,书房陷入了一片寂静。
“罢了,你们都下去忙吧。”李承乾面带疲惫的神色,淡淡地道。
张良等人朝着李承乾恭敬行了一礼,才躬身退出了书房。
目送张良等人离去,李承乾目中寒光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