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天训练结束后,李松和拉什福德一起驱车从卡灵顿基地离开。
新的一轮国际比赛日到来后,曼联队內有许多主力都去国家队报到备战了。
李松是被华国队开除的问题小子,拉什福德则是因为新赛季没有受到教练组的重用,所以暂时没收到英格兰队的徵召。
本来拉什福德还想去西班牙度假散散心,结果被李松一通劝说后决定留下来陪李松一起加练。
隨著跟队记者的报导,围在卡灵顿基地外围的红魔球迷们也是丝毫不见少,每天都拦著李松和拉什福德要签名。
今天也不例外,而看著围在李松身边的成片少女们,拉什福德显然是更鬱闷了。
回到车上后,这位大英帝星嚷嚷著自己也要去烫一头白毛,但看著李鬆开车时俊朗的侧顏,他又自己泄气了。
这种瓜皮少年一惊一乍的情绪发泄自然逃不过李松的眼睛。
摇了摇头后,李松再度担任起知心大哥的角色,试图让拉什福德这个瓜皮把那些没必要的忧心思绪给拋之脑后。
“怎么,看到你大哥我最近越来越受球迷们的欢迎,也越来越受到教练组的器重,你终於明白过来我才是曼联的青训太子了?”
知道李松是在调侃自己的拉什福德默默竖起了中指。
“你啊,就是以前过得太舒服了,从小就被看好,一战成名之后又一直被媒体吹捧,但是你想一想,马库斯,那些一直夸讚你的声音是真的希望你发展越来越好么?”
李松给了拉什福德两分钟的反应时间,隨即继续说道。
“他们只在乎谁能给他们带来流量而已,你的未来发展如何他们才不关心,现在对你来说最紧要的是什么?拼命的向教练组爭取机会,然后在曼联打上首发成为巨星?清醒一点吧兄弟,你才十九岁,著什么急?难道教练说了他不信任你?”
拉什福德被李松的这段话触动到了敏感的神经,想要反驳。
<
“可是新赛季已经开始这么久了,教练先生也没有对我说过他相信我能踢好比赛的话语,我甚至没获得一次首发机会,老大”
“这不怪你,这是我们教练的问题,即使他很看好你,他也相信你的发展前景,但他还是更希望你自己去体会他的意图,然后在训练场上证明给他看你的野心,你的勤奋,你证明了,他就会给你机会,就这么简单。
李松说的信誓旦旦,让拉什福德將信將疑。
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这段时间好像的確因为没能获得太多出场时间而训练怠惰了些。
如果穆帅真的如李松所说的那样希望他能够用积极训练的表现来换取出场机会的话,那也难怪这段时间对他不理不睬了。
“啊,我真是个蠢蛋!从明天开始我一定会更努力的训练,老大,你要督促我!”
有些后悔的拍了拍脑门后,拉什福德不再想东想西,明白了穆帅敲打他的意图。
而李松只是笑了笑,对拉什福德这种咋呼表態的动作已经习以为常了。
他其实能够理解拉什福德他们这一代年轻球员的情绪需要。
时代不同了,年轻一代的球员们本来就生长在更优渥的条件下,理智看待的话,他们的確不如上一辈球员同龄时那样成熟。
穆帅的敲打和激励方式对80后的球员们很有用。
因为那些从苦难里趟出发展之路的球员能明白老穆是真心为他们好,想让他们在磨礪中不断的突破自己,获得成长。
正如华国八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前十年教育系统里那些对待学生严格的老师们一样。
骂人时骂得狠,拿藤条打手板和屁股的时候也的確打得狠。
但他们也的確是为了学生好,有时候寧愿让学生们恨自己也要让学生走上继续接受教育的大道。
但放到眼下的这个时代来说,老一辈人教育激励后辈的手段就难免有些过时了。
老师们不能再隨意体罚学生,足坛里的老派教练员们继续用严苛的手法去激励年轻球员,很多时候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老穆对拉什福德的“置障”培养法就差点让拉什福德怀疑人生,以至於李松不得不站出来开导自己的这位小老弟。
而在真正的成熟之前,拉什福德少不了还得被穆帅的手段给刺激几回,所以李松也做好了长期开导他的打算。
不过就近期来说,拉什福德肯定会把精力和注意力全都放到训练当中来了。
穆里尼奥並不知道李松私下里为他做的解释,还以为是自己的激励手段起作用了,晾了拉师傅一段时间后这小子又奋发了起来。
再考虑到其他主力球员都参加了国家队的赛事,於是穆里尼奥打算在接下来的强强对话比赛中给勤奋起来拉什福德更多表现机会。
9月9號下午,老穆亲自宣布了明天將在同城德比大战中首发出场的球员名单。
拉什福德在新赛季第一次获得了首发机会,而且还是首发出场对战曼城,可谓是兴奋无比。
不过李松还是私底下告诫他不要高兴太早了。
因为他看著老穆排出来的首发名单第一反应就是感觉不对劲,这次穆里尼奥没有將防反战术进行到底。
李松觉得这样打战术效果很可能一般,但他现在也没有资格向教练组提出自己的异议,也只能把这份不安给埋在心底。
第二天中午,李松坐在替补席上,听著老特拉福德震天的助威声看著曼城占尽了中场优势。
从纸面阵容来看,曼联现在其实也可以和曼城拼中场控球。
但偏偏老穆已经推翻了范加尔建立的传控体系,摆出一套能打控球的首发阵容却又死守半场。
死守其实也行,可曼联的进攻套路却还是边中结合,想要依靠伊布和鲁尼的个人能力来破局,却忽略了拉什福德这个反击大杀器。
事实证明,巨星战术不是在什么战术情景下都能奏效的。
特別是伊布和鲁尼这两个巨星都已经上了年纪,爆发能力大不如前。
曼城的场面压制又太狠,全场踢下来超过60的控球率打得曼联还手都很艰难。
这一次內维尔如果再跳出来说曼联的教练组战术思路出了问题,那李松绝不反驳,因为他也是这样认为的。
没有放下身段全力防反的曼联在正面被同城死敌曼城给击败了。 比分並不大,只是输了个1:2,但比赛场面著实踢的难看,也没有什么翻盘悬念。
德比战失利后,曼联新赛季的连胜光环被打破。
瓜迪奥拉率领的曼城四战四胜独霸英超榜首。
曼联则是3胜1负,掉到积分榜第四的位置,落后於同样是3胜1平的切尔西和埃弗顿。
无数的讚美之词被记者们送给了意气风发的瓜迪奥拉。
西班牙主帅似乎又要復刻他的传控之路,在英超这个被公认为是目前竞爭最激烈的联赛里创造属於他的传奇。
而被正面击败的曼联则是收到了太多的质疑声。
穆里尼奥首当其衝,许多业內记者都指出了他的战术失误。
这当然让狂人相当不满,而向来就脾气耿直的他也是在后续的採访中硬顶了回去。
一时间,曼联用新赛季三连胜给自己爭取到的宽鬆舆论环境似乎不復存在了。
拉什福德在和曼城的一战中没有获得太多的战术支持,空有速度和射门威胁却发挥不出来,很是沮丧。
可就在这个时候,穆里尼奥却选择了继续信任他,或者说,是继续给他加压。
“我会给队內的年轻球员更多机会,毫无疑问,欧联杯会是他们展现自己天赋的绝佳赛场,费耶诺德是一个强劲的对手,我们也已经做好准备了。”
穆里尼奥在曼联和费耶诺德的欧联杯小组赛前接受採访时表现得信心满满。
可实际上,他和许多的曼联球员都对於欧联杯这项赛事不是很看重。
这倒不是说曼联不想要爭取欧联杯冠军了。
而是说穆里尼奥也好,曼联队里的许多球星也罢,他们都不觉得踢欧联杯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难度的事情。
小组赛而已,派出半主力阵容已经足够重视了,轻轻鬆鬆拿下小组第一,然后再应对欧联杯的淘汰赛。
这就是此刻曼联更衣室內绝大多数球员的想法。
教练组的不够重视和些许浮躁影响到了球员们。
这样的情景看得李松实在是对小组赛首胜没什么信心。
比赛当天,穆里尼奥在前场摆出了马夏尔+拉什福德+马塔的进攻三叉戟。
博格巴则是被放在了前腰位置上,就像是教练组对他的奖励一样。
双后腰则是由施奈德林和卡里克搭档组成。
李松又一次坐上了替补席。
老穆赛前给他交底,打算在这场比赛里给他半场的出场时间。
后续的欧联杯小组赛基本也都是如此安排,因为穆里尼奥想要让施奈德林多找找比赛状態,刷刷比赛场面,以便在冬窗的时候把他给卖出去。
但如此自信又大胆的安排换来的结果就是曼联在进攻端的紊乱。
马夏尔和拉什福德都更喜欢踢左路,但说实在话,非要让他们其中一个客串踢中锋的话,那只能是马夏尔。
“新亨利”在中路的位置感更好,相比之下也更有回撤做球的意识。
而拉什福德被顶到中路后就纯粹是瞎鸡儿乱跑了,要么就是杵在对手的禁区前沿等球传过来。就他这种踢中锋的架势咋给他做球啊,博格巴看了是嫌弃得直摇头。
另一边的姆希塔良同样需要球权,他在不適应的战术体系和位置上发挥很是挣扎,丝毫看不到曾经德甲vp的影子。
老穆的这一通安排让前场四人进攻组中就只有博格巴和马夏尔还能正常发挥了。
进攻不成体系,压制不住费耶诺德的中场,曼联也只能靠著球星的灵光一闪来製造杀机威胁。
结果就是半场比赛结束后,曼联颗粒无收。
下半场比赛踢到第60分钟还没能打破僵局,穆里尼奥心生不满,一口气换上三名进攻主力。
可曼联这边大举压上后还没攻出个名堂来,费耶诺德就抓住反击机会一剑封喉,由中场十號维列纳打进位胜球。
这粒第80分钟才產生的进球让费耶诺德主场的球迷们都疯狂了!
领先之后,荷甲豪门眾志成城龟缩防守,最终愣是凭藉这一球绝杀曼联,爆了惊天大冷!
谁都没想到,曼联在新赛季三连胜后迎来的却是两连败的糟糕局面。
赛后的採访环节成为了各国记者的狂欢,老穆黑著脸把一切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可隔天曼联全队取消原定假期,一大早就归队进行恢復性训练的报导却是让球迷们明白,穆里尼奥对於弟子们的表现还是非常不满的。
但在混乱和危机之中,新的出路也正在被曼联的教练组们不断商谈,摸索。
两连败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但幸好它发生在赛季初段,曼联全队还有调整的充分时间和机会。
现实的闷棍不仅让老穆看清了球队深层次的更多问题,也让他下了继续战术变革的决心。
外界的质疑和喧囂声不绝於耳,而在曼联內部,隨著这一次战术的改变,又有一些球员失去了他们的首发位置。
9月18號下午,曼联亮相维卡拉格路体育场,客场挑战目前仅一胜的沃特福德。
而让许多关注这场比赛的球迷们都没有预料到的是,穆里尼奥在这场比赛里选择让林加德和李松首发,归队的斯莫林也挤掉了布林德。
这可是不折不扣的大动作了,穆里尼奥的决断让场边的许多记者也来了兴趣。
谁都知道曼联现在还在寻找中场最优的排列组合。
而在拿下费莱尼之后,穆里尼奥没有第一时间启用卡里克,而是让李松首发。
难道他认为李松这个小青训会成为解决曼联中场问题的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