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有些无法消化。
余晓这番姿态,无疑是招揽自己的意思。
可是李默有些想不通,自己何德何能受到他的招揽。
自己身上的标签,可是太多了。
以前是覃宏的标签,后来是王明月的标签。
现如今,李胜齐对自己的欣赏,只怕相关省领导都是知道的。
更不要说,李默跟黄继学的关系莫逆。
这一次督导组,黄继学分明是一副大哥的姿态,就差跟其他人说,李默是我罩着的了。
在这一前提下,为什么余晓会主动拉拢、招揽自己?
李默想不通余晓的布局,不过他用充满感激口吻说道:“余书记,非常感谢您!在这个节骨眼上,您还能亲自找我谈话,为我考虑新的岗位,这份关怀和指点,我李默心里既温暖,又惭愧。”
李默略作停顿,神情变得坚定而专注:“我仔细聆听了您的安排,统战工作非常重要,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和协调艺术。您让我去,是对我的信任和锻炼,我本应毫不犹豫地服从。但是,正因为事关重大,我必须向您汇报我的真实想法。
我在县区、在市里,主要还是从事发展工作。目前,天水市我是刚刚模熟,说白了还是一个学徒。现在突然跨越到统战工作,我是既害怕作为‘生手’,处理不好统战工作。更怕落下了其他的功课,让现有工作又受到影响。”
李默自然表明愿意承担“更重的担子”,但是也没有答应去统战战线。
毕竟如果有这个好事,应该也不是余晓跟自己说才对。
换句话说,在体制内最忌讳的就是左右横跳。
李默就怕余晓不是给自己机会,而是怕对方给自己挖坑。
余晓摇了摇头:“你有些自谦了,你各方面的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这是我看重你的原因。至于说到你生手的问题,你去农业农村厅难道不是生手?”
李默笑着说道:“我本就是农门出身,再加上老山县的时候,接触得多。所以农业农村厅的时候,还是有些底子的。现在突然到统战战线,就怕力有不逮了。”
李默还是没有立马就答应下来,对于余晓他是小心应对。
余晓却不以为意:“反正这只是一个想法,你多思考思考。有时候,退一步,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看清全局,为了下一次起跳积蓄更强大的力量。
这个位置,能让你接触到省里,甚至更高层面的重要人脉和资源,这份政治财富,是你在政府战线埋头拉车十年也未必能获得的。我相信,以你的悟性,一定能体会到组织的深意。”
从余晓的说法来看,李默确实觉得对自己来说,都是好处。
只不过还是那句话,李默不敢相信余晓的为人。
真就是要冲击这个位置,李默还是要跟李胜齐好好商量一下。
所以两人谈论一番之后,李默送余晓离开。
与此同时,安北通过官方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吴越商会要派人来考察。
这个消息先是到了省级招商引资机构,很快就汇报给副省长周爱民。
周爱民接到这个消息,先是感到吃惊,随后就是脸上一喜。
他分管招商引资,自然明白吴越商会到访的重要意义。
他立刻组织人手,开始对接这个事情。
并且,周爱民也在省府会议上,郑重提出了这件事。
“吴越商会的到访,对于安北来说,非常重要。这不仅是潜在的投资利益,更重要的是广告效应。这也是我们安北招商引资的一个大事件……”
周爱民自然抓着这个事情,要大吹特吹。
不过无论是王明月也好还是李胜齐,都是眼界很高的主。
他们虽然也重视,不过更是奇怪,吴越商会怎么会大张旗鼓地来安北?
李胜齐打断了周爱民的自吹自擂,直接问道:“吴越商会派谁过来,而且考察的主题是什么?”
周爱民被打断自然有些不快,不过李胜齐担任常务以来,王明月非常倚重他。
所以哪怕周爱民被抢了这个机会,后面也只能强忍下来。
不仅如此,李胜齐担任副省长期间,就是相当强势。
如今成为常务之后,影响力也是相当大。
所以周爱民只能老实回答:“目前来说,吴越商会过来的人暂时不大清楚。这个消息也是吴越商会内部人员透露的。”
李胜齐听到这么说,他跟众人解释了一番:“吴越商会在吴越两地影响力很大,不过真正影响力大的,还是会长杨力豪。吴越商会的产业,主要也是杨力豪的个人产业。所以杨力豪过来,还是其他人过来,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显然,周爱民想要拿这个事情邀功,却没有想到,李胜齐口中显然对这个商会,要比他还要了解。
周爱民反驳:“我觉得,这件事最令人关注的还是意义重大。不管是谁过来,我们还是要谨慎对待。如果处理不好,也是砸了我们自己的招牌。”
“这一点我不否认,不过吴越商会如今投资收拢,所以想要打好这场仗只怕没有那么容易。这件事,我看周省长牵头,那是最合适的。”
李胜齐说了一圈,还是将主动权交给了周爱民。
周爱民这也不免松了一口气,他本以为李胜齐张嘴,是要从中分一杯羹。
好在李胜齐还没有那么强势,而且也不是那种见到功劳就想要分一杯羹的那种人。
在格局上来说,李胜齐和王明月都是很多人理想型的领导。
周爱民一看主动权回到自己手上,立刻拍胸脯保证:“我一定抓住这一次契机,尽量在吴越商会考察的事情上做出一定的成绩,也进一步增强安北在商界的影响力。这样,我也立一个军令状,这一次起码要达成一项合作,不管多小的合作也要达成。
可借此夯实与吴越商会这样大商会的合作基础,为未来扩大合作范围,贡献一份力量。”
大概是非常眼热这个业绩,周爱民也是首次将话说得比较满。